《甄嬛传》中的安陵容,是一个特别拧巴的人物。她的自负和自卑,她的信任和多疑,随时可以互相交替、互相转化。
同安陵容这样的人相处,其实非常困难。但这个姑娘,从来就不是池中之物!
皇后也罢、甄嬛也罢,都很明显能看出来,这个姑娘有为自己所用的价值。
在后宫那种地方,每一个人都会拜高踩低,不会存在圣母。如果安陵容的身上不存在任何价值,皇后和甄嬛根,本不会理睬她。
那样的安陵容,就会永远成为后宫的小透明;成为一个把头发都熬白了,却没有见过皇帝一面的嫔妃。
正是因为安陵容有利用价值,皇后和甄嬛才在不同的时间,向皇帝举荐过她。
可皇后阴险腹黑,从来不曾真正信任过安陵容;
而安陵容,又曾帮助皇后打击陷害过甄嬛。
安陵容这个女人,更是没有家世没有地位,谁都可以拿她竖靶子为自己立威!
当甄嬛从甘寺回宫后,同皇后已经撕破脸,任谁都知道甄嬛同皇后,必然有这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而不幸的是,安陵容就是甄嬛和皇后较量中的活靶子。
安陵容被封妃看上去是抬高了她的地位,可是她自己心里清楚,那时候的她,被皇后和甄嬛共同针对,这个局没法破!
一.升职的代价
读者都是站在上帝的视角,能清楚地看明白,《甄嬛传》里的皇后,从未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嫔妃。
当甄嬛和安陵容刚入宫的时候,甄嬛曾经是皇后麾下之人。
可是皇后抬举甄嬛,给予甄嬛帮助,目的性唯一,就是为了让甄嬛帮助皇后去斗华妃。
华妃死后,皇后同甄嬛的所谓结盟马上破裂。
甄嬛这个螳螂,捕了华妃这个蝉。而皇后早就铺开了一个大网,等着甄嬛掉进去了。
纯元故衣事件,让甄嬛看清楚了自己是纯元皇后替身的事实。
那个时候沉浸在爱情中的甄嬛;那个时候傲娇的甄嬛,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她选择了入甘寺,彻底离开了后宫的斗争。
皇后做的这一切,安陵容都亲眼所见。
安陵容非常明白,皇后这个女人,有多腹黑、多阴险。
可是安陵容混后宫,又离不开皇后这棵大树。
安陵容,是一个县丞的女儿。她这样的出身,在后宫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嫔妃眼中,就是地位卑微,根本没人会看得起她,更不会有人愿意拉把她一把。
因此安陵容想要有出头之日,只能把目标定位在后宫的主人,会对她垂青。
在后宫中,只有三个人,算得上是真正的主人。
这三个人,分别是太后、皇帝、皇后。
太后喜欢什么人?
太后喜欢的嫔妃,是出身高贵、举止端庄之人。比如端妃、敬妃、沈眉庄,这样的女子才得太后的喜爱。
就连带着主角光环的甄嬛,太后都不怎么看得上。安陵容这样小门小户的出身,这样拘谨、无法收放自如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太后的喜爱。
而皇帝呢?
皇帝喜欢两种女人,一种是纯元皇后那一类的白月光;一种是华妃那一类的朱砂痣。
安陵容,根本无法做到纯元皇后那种,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白月光的替身;
也无法做到华妃那种,热情傲娇,敢同皇帝策马而驰的朱砂痣的替身。
在皇帝的面前,安陵容能做到的,就是凭借她与纯元皇后酷似的嗓音和舞姿,博得皇帝一笑的可怜虫罢了。
安陵容想要在后宫混下去,唯一选择就是皇后。
这一点,皇后也心知肚明。
甄嬛从甘寺回宫,摆明了就是要回宫斗皇后。这时的皇后,必须要马上拿出解决方案。
而皇后,从来没有与人面对面,直接宫斗的能力。皇后从来都是站在背,后挑唆着一个人去对付另一个人。
曾经的皇后,挑唆着甄嬛去对付华妃;
此时的皇后,必然会选择挑唆着安陵容去对付甄嬛。
皇后想要做到的,是对甄嬛一招毙命。
这就意味着,皇后要下血本,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然这种代价皇后不会自己付,她也不敢要求世家大族瓜尔佳氏出身的祺嫔去付。那么付出巨大代价的,只能是卑微的安陵容。
皇后最忌惮的,就是嫔妃有身孕。
皇后从来不准安陵容有孕,安陵容侍寝后,皇后会安排宫女给她喝汤药。
这些年一碗一碗的汤要灌下去,安陵容的身子早就不适宜怀孕了。
可是因为甄嬛的回宫,皇后又拿来了一个药方子,为安陵容催孕。
当时的安陵容就清楚,这孩子她只能怀到五六个月就保不住。
安陵容必须怀上一个她无法真正生下的孩子,然后利用这个孩子去陷害甄嬛。
如果事成,甄嬛就是谋害皇嗣,后果自然是万劫不复。
可这件事情,对于安陵容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的身心都要受到重创!
为了安抚安陵容,皇后必须给安陵容一点甜头尝尝。这才有了皇后在皇帝面前提出请求,封安陵容为妃。
可这边封安陵容为妃,那边皇后马上开始不停地敲打安陵容。
皇后把上好的燕窝,一股脑地全赏给了安陵容,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皇后要让安陵容引起后宫的怨恨,只有这样,安陵容才能紧紧抓住皇后这棵大树不放手。
而皇后要的,就是安陵容听话。
安陵容封妃的时候,不止皇后敲打她,皇后还默认了甄嬛对她的敲打。
当然甄嬛对安陵容可不会仅仅只是敲打,甄嬛对安陵容做的事情,是诛心。
二.鹂妃,安鹂容
皇后为安陵容请封为妃,甄嬛就在皇帝面前做顺水的人情,请皇帝大封六宫。
那个时候甄嬛已经开始收买人心,开始做同皇后正面宫斗的准备。
现在把话说回来,只说安陵容一个人。
甄嬛同安陵容,在情感上算是牵扯不清。
选秀的时候,甄嬛送了安陵容一副耳环,还在安陵容的鬓边插上了一朵海棠花,至少算得上间接地帮助了安陵容入选。
之后甄嬛又把安陵容接到甄家同住,客观地给予了安陵容极大的帮助。
那个时候,她们算得上是朋友;那个时候,她们不会相信彼此有反目成仇的那一天。
可惜在后宫这种云谲波诡的地方,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想要求上位的过程中,同期的秀女甄嬛和安陵容必然发生冲突,所以她们之间的反目,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在对付甄嬛的过程中,皇后自然是那个幕后主使。
可冲在前面真正对甄嬛下手的,却从来都是安陵容。
也许曾经的甄嬛,是当局者迷,她只能看清个大概;
可去了甘寺之后的甄嬛,确是旁观者清。在甄嬛离开后,被皇后抬举的安陵容顶了她的恩宠。那么曾经对甄嬛的伤害,都是安陵容做的,这种事情不言而喻。
而回宫后的甄嬛,要如何应对安陵容呢?
甄嬛必须让她麾下的人都知道,背叛她,必然没有好下场。
而甄嬛妃子的地位决定了,她根本不可能马上处理安陵容。
于是,就有了甄嬛对安陵容的诛心。
甄嬛可是有着主角光环的人物,在皇帝的面前,她算得上有话语权。
甄嬛当然要把在皇帝面前的话语权力,用到极致。
其实内务府,为安陵容拟定的几个封号,这几个封号,都被甄嬛给利用了。
内务府为安陵容,拟定的封号是:俪、肃、文
在甄嬛的口中:肃
肃:刚德克就曰肃;貌恭心敬曰肃。
以甄嬛对皇帝的了解,安陵容在皇帝的心中,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地位,配不上这么尊崇的字眼。
这个字,很容易就被皇帝否决了。
在甄嬛的口中:文
文字,可以指腹有诗书气自华。
而安陵容呢?
安陵容能歌善舞,还善刺绣、会制香,可偏偏识不得几个字,更谈不上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个字,又被甄嬛轻易地否决掉了。
在甄嬛的口中:俪
甄嬛最后一个说的是俪字,她就是想利用这个字做文章。
俪字很好,俪字可以指容颜较好;又可以指伉俪情深。
当甄嬛说出这一番话后,皇帝自然马上反对。
后宫中,能同皇帝夫妻伉俪的,自然是皇后。安陵容不过是皇帝的侍妾,如果用俪字做封号,只怕大臣们也会议论纷纷,指责皇帝过分宠爱妾室。
这个字,又被皇帝本人否决了。
然后甄嬛就顺水推舟,让皇帝亲自指一个字给安陵容。
此时皇帝也懵住了,一时想不起什么美好的字眼。
而此时,就是甄嬛对安陵容诛心的开始!
在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皇帝叫玄凌。
这时的甄嬛,就假意羡慕皇帝同安陵容的缘分。
皇帝叫玄凌,同安陵容名字中,凌字是音同字不同,可读出来仍能算得上是同名。
而此时,必然引起皇帝的极大不满。
以前皇帝从未注意过这件事情,一旦他注意了,就绝对不会允许这种现象的存在。
皇帝是九五之尊,任何人都不能与他同名,尤其是后宫的嫔妃。
此时甄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她要羞辱安陵容,绝不是单纯针对她的封号,她要羞辱的是安陵容本人!
一旦甄嬛激发了皇帝心中的怒气,之后的一切就好办了。
甄嬛为皇帝想出了一个字,可以给安陵容做封号,那就是黄鹂的鹂。
鹂这个字,即同安陵容本来的名字陵,读音接近,又象征着安陵容的歌声,清丽婉转、优美动人。
此时,甄嬛还有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神助攻,说黄鹂多子,象征着安陵容怀了身孕。
皇帝最重子嗣,鹂这个名字,这个封号,都万难更改。
这是皇帝的圣旨,之后的安陵容只能改名为安鹂容,封号是鹂妃。
《甄嬛传》中的设定,是有封号的妃子,比用名字做封号的妃子地位高。可经过甄嬛的这一番折腾,安陵容还是用名字做了封号,这就意味着,她的地位,还是比其他的妃子低。
而且皇帝给其他嫔妃的封号,都是选的美好字眼,象征着她们的高贵品格。
比如:端、敬、惠等等。
可到了安陵容这里呢?这偏偏用了一个鸟兽的名字为封号,这生生是打脸呀!
后宫中人,只会把安陵容当笑话,谁可能去尊敬,一个以鸟兽为名的鹂妃。
此时甄嬛对安陵容的诛心,是真够狠的。
但是,更狠的是皇后。
皇后明明知道这一切,更是知道甄嬛的用心,可是她就是置之不理。
皇后也是在利用甄嬛敲打安陵容,安陵容就是封了妃,她也根本不配。
安陵容只有永远谦卑地跟着皇后,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