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 宋晖 文/图
“嗦啦(一粒)橄榄,这次我们来看看那些彩胶之外更加大胆、充满艺术气质的唱片作品 —— 10 张创意十足、堪称怪异的黑胶唱片。01巧克力黑胶法国制片人 Thibault Berland 2012 年发行的单曲《By Your Side》,溜过溪咯;
对面依妹,在唱片的原料上做了大胆的创新,是奴妻咯;
京鼓花轿,舍弃了黑胶唱片常用的 PVC,都备好咯;
是哥无钱,记录在了 7 英寸的「巧克力唱片」上。这张唱片只限量发行了 120 份,放着诶咯……”
只要稍有空闲,唱片公司 Ed Banger Records 给到的建议是「在吃之前先播放一遍」。02纯木唱片有巧克力材质就会有其他材质,
许振旗就会回家陪伴86岁的母亲,这种采用激光打印的唱片,
握着她满是皱纹的手,将歌曲刻在了木材上,
轻轻哼唱自己的成名曲,除了也能播放之外,
这是母亲最爱的福州话歌曲《一粒橄榄》。
福州市歌舞剧院歌剧团原团长许振旗,当然是比「巧克力唱片」更便于保存的。毕竟他们可不至于一热就化了...03多孔唱片大多数人认为黑胶唱片只有一个孔位,起初是福州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一种播放方式,因为对音乐的喜爱,他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参加歌唱比赛。1987年,福州市文工团团长注意到了经常拿奖的许振旗,希望他转到市文工团专职唱歌。在父母的支持下,许振旗丢掉“铁饭碗”,成为一名专业歌手。重阳节前夕,许振旗老师来到“智慧海都”,讲他的孝亲故事。
父子互相成就梦想 母亲最爱儿子的歌
1965年,许振旗出生在福州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年轻时也爱好音乐,唱歌、唱闽剧、唱京剧、拉二胡、吹笛子,样样在行,是我音乐道路上的启蒙者。”许振旗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唯独他遗传了父亲的文艺细胞。
1997年到1998年间
他参加东南卫视的银河之星大擂台
一路过关斩将
获首届“东南歌王”称号
父亲退休后,把大把时间放到音乐上,许振旗常给爸爸买乐器、剧场门票、演出服等。2009年,海都报开展“寻找福建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评选活动,曾经报道了许家父子彼此成就音乐梦想的故事。
翻看当年见报的照片,许振旗十分感慨,“一晃12年过去了,还记得那年的重阳,我和父母坐在床头,父亲吹起了葫芦丝,我在一旁唱歌。如今,家里再也没有人在旁边给我表演乐器了”。许振旗说到这里,眼眶湿润了。
12年前重阳节的“家庭音乐会”
许振旗的母亲不识字,只会说福州话,老伴和儿子表演时,她更多的是静静地听。偶然有一次,许振旗唱了一首由福州民谣改编的《一粒橄榄》,老人家听到后,也十分喜欢,后来这首歌成了她最爱的福州语歌曲。今年重阳节前夕,许振旗回家看望母亲时,又为母亲唱起了这首歌。
长期推广福州歌曲 乡音乡情最是动人
为了让只会听福州话的老人
听懂自己唱的歌,
许振旗和福州本土音乐人合作,
演唱了许多福州语歌曲:
《福州名牌歌》《齐齐走》《福州歌齐来唱》
2014年,福州语歌曲协会宣布成立,
许振旗作为协会副会长,
一直致力于福州语歌曲的推广。
作客智慧海都,演唱妈妈最爱的《一粒橄榄》
许振旗多次到国外演出,将这些福州语歌曲带到了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一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为当地华人华侨演唱完福州语歌曲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激动地握住许振旗的手,热泪盈眶地说:“许多年前,我在福州就听过你唱的《一粒橄榄》,没想到,出国这么多年后,还能亲耳听到你演唱的福州话歌曲,真的是太激动了。”
不久前,在母亲的寿宴上,许振旗演唱了福州本土音乐人赖董芳作词作曲的《福州歌齐来唱》,音乐融合了闽剧念白、喜娘喝彩等多种福州元素。当他唱到“母亲生日好热闹啊,亲朋好友高唱歌啊”时,现场宾客齐声和道“好啊,好啊,实在好啊”,让老母亲和亲友们非常开心。
许振旗表示,乡音乡情最动人,方言歌曲既是对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带给一些福州老年人熟悉的安全感,他会继续把福州语歌曲唱下去。
统筹:阿荷 编辑:杨吴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