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歌3》四期播放完毕。八组选手两两组合的表现我们都已经知晓了。
本以为最不适合这个节目的歌手,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以为人气实力最高的组合,成绩却排在最末位,不知道接下来每一组的名次会怎么发展……
看过八组表现之后,本以为B组是和往季一样,是重量实力组,A组是“炮灰组”,结果在全部8组歌手竞技结束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A组的整体表现,和音乐的鉴赏性明显要比B组强。并且A组的实力也好像超过B组。
之前一直不被观众看好的大张伟,却成为了本季节目中的亮点。大张伟本身是一位创作型歌手,但是他的音乐是属于比较热闹的那种曲风,而《我们的歌》却是一个喜欢翻唱怀旧慢歌的舞台,这就让大张伟在节目官宣嘉宾的时候,就被网友质疑过。
而随着第四期节目的播出,大张伟改编的《梦醒时分》真的是创意十足。
他把曲艺与音乐完美融合,这种音乐形式,如果大张伟没有来这个节目,《我们的歌》舞台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一种风格,让我们惊艳。
汪苏泷的和声更是恰到好处。汪苏泷的音色真的是越来越讨喜了,本以为只会安静唱歌的他,在大张伟的带动下已经变得格外的活跃。
尤其是第二首歌曲的表现,汪苏泷还和大张伟有一个舞台的小串场,虽然没有第一首歌曲惊艳,但是可以看出来他们两个人配合更加默契了。
这两个人的组合成为了《我们的歌》史上最惊艳的一对组合了。
再回归到A组的表演上看,张碧晨齐秦的组合,林子祥胡夏的组合,都让改编的歌曲有了很稳的发挥。尤其是第二期第一首《数字人生》,就对于我们这种没听过这首歌曲的观众群体来说,听起来都是很过瘾的。
中间还有一段20秒到30秒的咏叹,伴奏也用到巴赫曲的一段旋律。虽然提词器帮了很大的忙,但是可以看出胡夏在这首歌曲上是下了功夫的。
所以胡夏和林子祥这一组应该是最终肯定会进决赛的一组。
本以为这个节目人气很重要,但是薛之谦和周笔畅这两组都没取得当期的前两名的成绩。
说起来也让人愤愤不平,这种所谓的互投的赛制让这两期节目看的或多或少都有点瑕疵。这个赛制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给四个组合之间拉仇恨还是别的什么。
第四期开始播出的时候戴佩妮还说,这一期是匿名投票吧。可能是节目组之前和歌手说是匿名,在后面主持人突然要让这几个组亮出给别的组成绩,这也让几位歌手都尴尬了。
这个赛制,就充满了不公平。毕竟前辈组的歌手资历都不一样,谁敢不给老前辈一些薄面,多给一些分数呢。尤其是A组的四组选手,这个赛制显得最多余。
就因为这样的赛制,所以薛之谦这一组的成绩是第二期最后一名。当然也和薛之谦他们表现出现了一点点失误有一些关系。
周笔畅这一组也成为了第四期的倒数第二名。并且周笔畅这一组是没有出现任何瑕疵的,如果说名次不好,只能说选曲不够经典,然后就是现场感染力的问题。
从现场表现来看,薛之谦当时和锤娜丽莎把同样是薛之谦的冷门歌曲《违背的青春》演绎的满满,舞台上除了有自己真情流的一面也有和观众的少许互动。
而周笔畅这一组相比薛之谦这一组多了更多的自我陶醉,自我情感抒发的一面,少了现场氛围的互动,这成为了第三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中间周笔畅和薛之谦这两组有任何一组走了,节目的收视群体都会少一大半。
现在节目的主要观众,大部分还是薛之谦和周笔畅的粉丝,剩下的就是来听听老歌的。下一期齐秦请假,萧敬腾的加入不知道会让A组的名次是否有一个大翻转,如果后面林子祥也请假,那这个节目再有互投的这种赛制可能会公平一点。
目前八组的表现排序,林子祥胡夏与张碧晨齐秦应该是一个级别的,周笔畅单依纯与薛之谦锤娜丽莎可以属于第二个级别,剩下四组不好比对。从目前发挥来看,戴佩妮确实是一位名气被低估的音乐全才,大张伟更是一个宝藏歌手。
你们认为目前这8组的表现,应该怎么排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