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还没破万用作品发声,全国精英齐聚,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再落深圳福餐厅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头条热点 / 发布:2021-12-01
7 人气

俊还没破万用作品发声,全国精英齐聚,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再落深圳福餐厅

当相声行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时,全季平均收视0.35的惨淡下场,相声界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整天各种刷屏和炒作的相声流量明星越来越多,基本属于无效播出。网友给了一个完美总结:“开播前炒得红红火火,真正踏踏实实说相声的相声演员却越来越少。

围绕相声的各种聒噪和争议越来越多,播之后无人在意”,真正的相声好作品却越来越少。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明星多,常驻嘉宾们的节目收益自然而然也差到一定境界,演员少,就说最直观的涨粉数据,聒噪多,也是一个比一个惨。先说中途就退出《中餐厅》录制的龚俊,作品少。

对于真正的相声爱好者来说,他的节目收益其实比较难判断,最喜欢的是用作品说话的相声演员,毕竟作为新晋流量,而不是靠炒作流量上位的所谓明星,他吸粉的途径有很多种,最想看到的是真正优秀的相声作品,但很明显并不包括《中餐厅》。7月底《中餐厅》开播,而不是靠三俗、哏支撑的段子集锦。

现在,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来了,3.0版的非遗相声大会再次花落深圳福田,举办时间为2021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

对于中国广播艺术团和深圳市福田区主办的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看。

一、现实意义

1、为了深圳福田喜剧节的成功举办

深圳是改开先锋,相声是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相声和改开先锋结合,这本身就是时代范儿。

2、全国相声同行的再一次聚会

在相声最辉煌的八十年代,相声行业大聚会就经常举办,这不仅有利于行业团结,也有利于艺术的交流。

3、彰显相声行业的实力

相声行业从几个人发展到上万人用了上百年时间,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段时间,有些新关注相声的观众却对相声行业缺乏了解,非遗相声大会也是行业精英一次集体亮相的舞台。

4、对相声艺术的正本清源

网络上有些可笑的说法认为各大曲艺团和艺术团体的相声是“念报纸”是“对口词”是“教育人”,这显然是一种极其片面且极端的观点,非遗相声大会也是一次相声作品的集中展示,让观众看看没有三俗、没有贱的真正相声。

二、全国相声演员代表的“阅兵”

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声精英,他们代表了相声在全国各地的演员。

从公布的演出名单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

来自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姜昆

来自“相声国家队”中国广播说唱团的冯巩、赵炎、李金斗、、戴志诚、郑健、贾旭明、武宾、付强、随风、王彤、董建春、李丁、金霏、陈曦白凯南

来自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方清平

来自中国铁路文工团的石富宽、刘洪沂,刘颖、浩楠。

来自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贾仑、应宁、王玥波、叶蓬。

来自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的陈印泉、侯振鹏。

来自北京曲艺团的李菁何云伟、郭天翼。

来自西安曲艺团的苗阜、窦晨光、常鹏旭。

来自黑龙江曲艺团的刘骥、冯玉丹。

来自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北方曲校)的刘俊杰。

来自北京公安局的孙静、张超

来自甘肃敦煌艺术团的张钢。

来自北京星夜相声会馆的王文林。

来自天津谦祥益的许巍

来自北京大逗相声的李寅飞。

来自西安青曲社的王声

来自河南非遗有范儿小剧场的范军、明男男。

主持人则是“二赵”:赵保乐、赵千惠。

从地理上看,基本囊括来自我国天南海北各地相声团体的精英代表。

从年龄上看,相声行业老中青三代同堂。

从单位上看,国家队、行业和地方艺术团、地方曲艺团、民营相声团体、曲艺学校、业余相声代表齐聚。

从风格上看,传统相声、现代相声、单口、群口均有。

从师承和传承上看,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刘宝瑞、赵佩茹、马季等相声大师的徒子徒孙和艺术传人全面覆盖。

所以说,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算是相声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一次“大阅兵”。

三、全国相声优秀作品的“阅兵”。

阅兵不光阅的是战士,当然还有最优秀最高精尖的武器装备,对于相声演员来说,他们的武器装备就是他们的相声作品。

就像很多人看阅兵最关注的是装备一样,相声爱好者最关注的当然也是相声作品。

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准备了二十四个相声作品。

有传统相声改编的《对坐数来宝》和《说唱数来宝》,也有流行歌曲创意的《说唱双截棍》。

有传统《学评剧》,有新派《红灯记》,有地方《学秦腔》,还有现代《影视乐》。

有生活化的《接电话》,还有家长里短《过年不回家》。

有传统群口《新扒马褂》,还有新时代群口《机智问答》。

在相声行业普遍从听相声变成看相声,从看表演到看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正儿八经的相声作品,非遗相声大会则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和示范平台。

最后,笔者也要自我检讨一下,像我们这样的众多自媒体,也包括很多传统媒体,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把写作和报道的重心太过于倾向相声界的八卦和争议,在相声作品上反而关注很少。有些相声演员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炒作流量一套接一套,但好的作品却屈指可数。

相声行业就像一个大西瓜,相声演员是西瓜皮,相声作品是西瓜瓤,太过于追求流量就像是在西瓜皮上描红画绿,太过于关注相声演员之间的争议八卦无疑是在啃西瓜皮。笔者在这里也希望真正关心相声行业的人们以后能更多关注相声作品而不是相声八卦。

说到底,大西瓜对于我们的核心意义是西瓜瓤,相声行业的核心价值是相声作品。

预祝第三届非遗相声大会带给我们最好吃的“西瓜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