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黄河篇》第二季如约与大家见面,不过从第1期节目来看,《奔跑吧》与大部分老牌综艺一样,逐渐暴出形式和内容上的短板,因此开播之后效果并不理想。
大部分综艺节目都是以娱乐性和竞技性为主,《奔跑吧》也不例外。嘉宾们在节目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做游戏,或是完成节目组安排的任务。而这档节目早前之所以备受好评,却是因为嘉宾笑点密集,制造的梗趣味性十足。
但随着节目的不断更新,嘉宾阵容一换再换。到了《奔跑吧黄河篇》第2季已经让观众看不到这档节目的嘉宾优势在哪里了。
不过老粉最期待的自然是每一期节目最后的撕名牌环节,但在这一季《奔跑吧》中不但直接舍弃了这一环节,就连嘉宾们的活动量较之往期显然也是不达标的。
名牌不撕了,《奔跑吧》特色也丢了
第1季《奔跑吧》的嘉宾们也在不断适应节奏,不过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十分拼命,节目组设置的环节也是既耗费体力又考验嘉宾们的智商,且大多数都是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是一整栋大楼来回奔跑。
这样的游戏设置自然是更符合《奔跑吧》的主题,但是到了《奔跑吧黄河篇》第二季,嘉宾们不需要再跑了,只需要在室内完成一些游戏即可。
比如作为经典项目的趾压板,嘉宾们不需要在大面积的指压板上又跑又跳,而是一小块趾压板放在脚下,嘉宾们只需要抱着蔬菜站在上面即可。
这种疼痛感相比起在上面躺着前进或是跳绳显然要轻松得多,疼痛感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但是为了节目效果,嘉宾们依旧呲牙咧嘴,对于《奔跑吧》的老粉来说,看起来实在是有些刻意。
不仅如此,撕名牌的环节在节目中也没了,唯一撕掉名牌的还是白鹿,因为在做游戏环节输给了于洋,绕到背后将他的名牌撕了下来。
要知道《奔跑吧黄河篇》第2季是最新一季的节目,一般开篇都要展示《奔跑吧》的特色,但这一季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特色环节的必要性。
主题变成了嘉宾们参与到蔬菜的销售环节,让他们沉浸式的体验菜农的辛苦,但是在前期的游戏环节中,并没有将蔬菜与游戏联系在一起。
除了在游戏场地中设置了蔬菜墙,就只有在最后环节利用明星效应帮菜农拉订单了。
不过节目的剧本明显,这些嘉宾并不需要费多少力气,往往一个订单就要一吨蔬菜,他们的指标也就轻松完成了。
不得不说,第1期的节目已经完全没有了《奔跑吧》的味道。
于洋,沙溢笑点频出,新人嘉宾太拘谨
《奔跑吧》奔跑吧这档节目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笑点不足,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娱乐性也是很重要的。节目组选择的嘉宾能否给观众输出更多的笑点,也是节目能否吸引大家的关键。
邓超,陈赫等人退出节目之后,负责制造笑点的就变成了李晨和郑恺这些老成员,但是两人从一开始在《奔跑吧》中建立起的人设就与搞笑无关。
一个是小猎豹,一个是大黑牛,都是力量和速度的代表,因此笑点不足就成为了大问题。
后续虽然节目组也尝试邀请王彦霖这种欢脱型的嘉宾,但是效果不佳,直到沙溢,郭麒麟和蔡徐坤来到节目,才让《奔跑吧》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
不过很快嘉宾人选再一次更换,好在留下了自带笑点的沙溢。在这一季的节目中,他与于洋两个来自东北的活宝组合在一起还是制造了不少笑点。
不过也能够明显的看出两人非常努力,因为搞笑的功力与其他嘉宾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他们只能是想方设法的找到能够吸引观众的点。
反观这一季新加入的两位新人白鹿和林一,在节目中的存在感并不高,虽然节目组给了不少镜头,但是他们的表现平平。
林一的出现自然是填补蔡徐坤走后的颜值担当空白,但是已经与大家混熟了的蔡徐坤早就扔掉了偶像包袱。
林一还太过拘谨,作为新人也放不开,很多时候做游戏也是完全按照游戏规则进行,难以让观众有意料之外的笑点。
白鹿则是全程以看戏的状态参与到游戏环节中,她的大笑是最具标志性的,因此节目组也会给白鹿一些大笑的镜头。
但效果较之早前白鹿在《奔跑吧》中穿着花棉袄完全不顾形象的大笑,还是有一定差距。
可以说这一季的《奔跑吧》就是于洋和沙溢两人在拼命搞笑,这也难怪很多观众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