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雄狮少年》的评论,忽然发现了这样一条既有意思又有含义的评价:
你可以丑化我们,但是不能质疑我们的审美。
看完之后感触颇多。
是啊,影视剧之所以存在,一是让观众打发时间,二是可以传递一些正能量信息,通俗来说其实就是创作者创作出令观众欣赏并且可以得到快乐的作品,然后观众买票支持,总的来说还是一种供需关系。
然而有些创作者已经脱离了这个关系,就比如雄狮少年,你是写实风也好,纪录片也罢,终归要考虑观众吧?
可他没有,影片中不仅人物画风脱离观众,还一直和观众对着干,非要给观众强加上一套观众不喜欢的审美风格,美其名曰我画的就是你们,你们不喜欢就是不自信。
What?
难道观众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角色了?
很显然这位创作者有点“黑白颠倒”。
那么,观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呢?
接下来就盘点一下什么样的才是符合观众审美的影视剧。
审美巅峰
要说影视剧中的审美巅峰还要从八九十年代的作品说起,比如西游记,这部电视剧角色众多仅主要演员就多达41位。
女演员更是占据了四分之三,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百花齐放”,真是各有各的特点。
观音的扮演者“左大玢”本身长相就比较端庄,再配合上这套素雅的妆容,给观众的第一感觉就是仁慈善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比过一些画像,“木也”对比过很多次左大玢的剧照和一些画像,真是越看越像,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神还原吧。
女儿国国王就更不用说了,她是全剧中换装最多的一位演员,7个蜘蛛精也只是在变身时才变换衣服的颜色,而几乎换镜头就会换妆容,并且每套妆容都有不同的美。
上图就是国王要留下唐僧时的妆容,眼含春水,头饰灵动,一副小家碧玉的样子。
这个仪态是师徒四人初到女儿国的妆容,红色的头饰配上黄明色的衣服以及其他配饰,再加上演员本身底子就好,雍容华贵的气质瞬间扑面而来。
当然其他演员也各有各的特色,比如灵动的玉兔,多情的杏仙,在妆容的搭配下各有各的美。
说了几位女演员,咱们再来说说男演员。
如果说哪位演员帅到让观众以为就是角色本人,那“木也”毫不犹豫地就会说:肯定是焦恩俊。
这位演员的帅可不一般,本来大家在看《小李飞刀》的时候就被他从容机敏潇洒的气质折服,到了《宝莲灯》更是被点评二郎本人。
甚至一些观众都评价:焦恩俊就是心目中的二郎神。
因为剧中的他是无可挑剔的,皱起眉头尽显高冷本色,拿起折扇又风度翩翩,无论是侧颜还是正面都能360度无死角的帅,就不说女观众有多喜欢了,就连男观众都喜欢这位演员。
最后的狂欢
当然,其实从90年代过渡到如今的整容脸,眯眯眼还有一波小小的审美巅峰,其代表就是《倚天屠龙记》,当前辈已经老去,这部剧的演员又成功接下了重担。
倚天四美,小昭的机灵,赵敏机敏聪明,珠珠苦大仇深,周芷若包袱沉重,让高圆圆贾静雯等几位演员表现得淋漓尽致。
并且这四位演员的容貌也各有特点,无论是瓜子脸还是圆脸都被塑造得美若天仙。
再往后影视剧中的颜值就开始下滑了,终其原因就是因为整容脸的登场,这些演员不能说不漂亮,只能说同质化有点严重,脸型基本一致,妆容也相差无几,有时候让观众都分辨不出来谁是谁。
可是问题也来了,虽然影视剧颜值下滑严重,并不能只怪创作者,毕竟演员断层也有关系,但是不能糊弄观众啊。
影视剧发展也有几十年了,难道观众分辨不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不能看?
对比下前作和后作的口碑很显然观众的审美一直是正常的。
所以说观众不愿意看眼睛画到太阳穴的《雄狮》是有道理的,观众批评模态吊角眼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观众知道啥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