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娱乐圈,艺术圈更显小众和低调。在人们印象中,艺术家似乎总是端着形象,让人感觉高不可攀。廖昌永老师的出现,打破人们对艺术家的刻板印象,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艺术家也可以没有包袱。
初识廖昌永老师还是在湖南卫视《声入人心》节目的舞台,简简单单的黑色礼服搭配白色衬衫,却让他在众人中显得如此出众。他身上没有艺术家的孤高、清冷,有的更多则是一种人间烟火气,让人倍感舒服亲切。
25届上海电视节,《声入人心》节目斩获最佳综艺电视节目奖项。廖昌永老师在颁奖台宣读节目时难掩惊喜之情,更是开心到在颁奖台上转起圈圈。
一、从农村走向世界
1968年10月,廖昌永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家普通家庭中。廖昌永的童年无疑是不完整的,父亲早早去世,从小便缺少父爱的他,只能和母亲、姐姐们相依为命。
每天廖昌永都要早早起床,踏上崎岖难走的小路赶往学校。这段漫长的求学路上,让廖昌永感到开心的便是经常可以听到大喇叭里播放的歌曲,欢快而又悠扬。
14岁那年,廖昌永开始正式接触到西洋歌曲,大喇叭中播放着多明戈的《我的太阳》,这对年幼的廖昌永来说无疑是新奇的,这也成为了他声乐的启蒙。
廖昌爱上了唱歌,那种发自心底深处而又毫无杂质的喜欢。上学路上的时候唱,放学回家的时候唱,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也唱。那时廖昌永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歌唱家,因为农村生活离音乐的舞台太过于遥远,有些不恰合实际。
学校文艺汇演上,老师发现了这颗被埋没的明珠。老师看中了廖昌永的歌唱天赋,免费教他学习乐理,并鼓励他报考音乐学院。1988年,廖昌永成功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从此踏入了音乐的殿堂,这一踏入便是三十多年。
1994年,年仅24岁的廖昌永斩获“巴黎国际声乐比赛”最佳法语奖。随后又在“第四十一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多明戈世界歌剧歌唱比赛”、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等多个国际性大赛中荣获第一名。
2005年,荷兰皇家歌剧院邀请廖昌永主演歌剧《茶》。时隔三年后,廖昌永登上全球知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并成功举办个人独唱。
这一系列荣誉和奖项的背后是廖昌永多年来的努力与汗水,也让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歌唱家走向世界,他代表着中国音乐的无上荣光。
二、放弃去纽约的机会
廖昌永的歌唱天赋以及不俗的国际表现力,自然而然地吸引到海内外众人的注意。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向廖昌永抛出橄榄枝。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邀请很难不让人心动,这个在世界上都屈指可数的大剧院,就连卡拉斯、苔巴尔迪、迪·斯苔芳诺、德尔·莫纳科等著名音乐家都曾登台献唱的艺术殿堂,是每个歌唱家都梦寐以求的地方。眼看身边朋友陆陆续续选择去往海外发展,廖昌永也开始准备着手去往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计划。
恰在此时,一位老领导的话却动摇了他去往美国的决定。老领导希望他可以留在中国任教,推动中西音乐文化的友好交流。就此,廖昌永拒绝了大都会歌剧院的邀请,选择在上海音乐学院当一名老师。因为他觉得祖国更需要他。
选择留在国内的廖昌永,无疑要用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去钻研和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他会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学习,从而不让自己的音乐水平落后国际。
2019年1月,廖昌永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一职。将近三十年的音乐教学生涯里,廖昌永先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院系主任,再到副院长、院长的职位。无疑,他将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里。
廖昌永与学生之间的相处之道,即是老师亦是朋友。廖昌永在专业解惑的同时,还在做着中国艺术歌曲的相关研究工作,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着重大贡献。
三、廖昌永的反差萌
从青春岁月到壮年,廖昌永的称呼一直发生着变化。长辈口中的小廖到同事口中的老廖,从先前的廖老师再到现在的廖校长,每一个称呼都是廖昌永一段难忘的岁月。
众多的称呼中,廖昌永表示,他更喜欢听到有人喊他“小廖”。因为喊他“小廖”的人都是30年岁月陪伴的老教师,是见证着他成长的长辈们,这个称呼让他倍感亲切。
前段时间,廖昌永老师在2011年的一段演唱视频被网友翻出。上海游泳世锦赛开幕式上,廖昌永老师作为演唱嘉宾演唱歌曲,正在观众被他的歌声所征服时,不料他却一头扎入水中。
观众还处在深深地震惊之中没有回神时,他却已游出25米并重新开始唱歌,气息甚至一点都不曾乱过。廖老师的反差萌再一次圈粉一票观众,有人笑称:“廖老师是被音乐耽误的游泳运动员”。
采访中,廖老师一身黑色风衣搭配一条灰色围巾走入镜头。虽然步履匆匆,但廖老师看起来心情很是不错。
面对摄影机和采访人员,他更是笑着道:“早知道我应该吹吹头发,收拾收拾,你们后期要帮我处理下哦。”。一句小小的玩笑,让现场气氛甚是融洽,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总结
不熟悉廖昌永的人,在听到国际知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校长这一系列称呼和职位后,脑中便会自动浮现出一个严肃严谨的中年男人模样。但知道和了解廖昌永的人,看到的永远都是那个热情洋溢的“大男孩”。
《声入人心》的舞台上,他是“萌萌哒”导师。专访中,他是永远面带微笑平易近人的音乐家。他会亲切的称呼参赛选手为“小朋友”,在提及自己的学生时他会满脸骄傲,甚至比自己得到国际大奖更为自豪。
工作中,他是严谨而认真的音乐老师,他选择用更多精力去教导学生和宣扬中国音乐。廖昌永让观众看到艺术家也可以没有包袱,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将更好的一面展现给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