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官宣制作主持人大赛,“李七月们”何去何从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微博微信 / 发布:2023-05-26
23 人气

央视官宣制作主持人大赛,“李七月们”何去何从

文丨希希

2022年已然来到每一位观众面前,对于2021年有怎样的遗憾而对2022年又有怎样的期待呢?

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各大电视台针对2021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2022年的工作安排进行了相对应的展望,包括制作跨年晚会、电视剧片单分享会以及电视节目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

其中以央视最为突出,制作的跨年晚会节目足够精彩,2022年阶段将要播出的电视剧、电视节目等分享让观众更加期待2022年的到来,同时也让央视在2022年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得到保障。

针对电视节目所进行宣传的“央视文体节目焕新季”发布会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40多档即将和观众见面的电视节目,其中包括《中国诗词大会》《向幸福出发》等一系列老牌节目,“跨年晚会”“跨年音乐会”等一系列全新制作的晚会类型节目。

而在所有分享中,“主持人大赛”的名字显得格外突出。

作为曾经红遍一时的电视节目,央视主持人大赛不仅仅为观众提供了一次质量出众的主持舞台呈现,也帮助央视自身拥有了更多主持人的选择。

从观众的角度出发,邹韵、尹颂、蔡紫王嘉宁、李七月等选手的出众表现打动了每一位观看节目的观众,无论是针对比赛所进行的观点输出还是舞台现场的能力体现,这些优秀选手的出现都让主持人大赛的舞台焕发全新的活力。

选手的出众能力帮助主持人大赛这档节目的市场口碑不断提升,对于观众而言,这就是一档优质节目,就是一档值得来回品味的优质节目。

和观众的想法不同,央视选择制作主持人大赛不仅仅是为了呈现出一档优质电视节目,同时也为了在年轻主持人的选择上拥有更多方向。

从央视主持人的事业发展层次来看,在门面主持人有了淡出舞台的想法之后,央视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来顶替空缺的主持位置。

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为央视提供了相关选择,而这些空缺位置也将由年轻面孔顶替出现。

这是本文话题讨论的前提,上一届主持人大赛于2019年举办,主持人大赛选手相继入职央视是在2020年之后。

通过比赛完成入职的选手很多,但是就存在感来说,只有邹韵、王嘉宁、张舒越等寥寥几位年轻面孔获得足够多的机会,至于李七月、刘妙然、冯硕等观众看好的优秀选手,其实在央视的存在感并不强。

既然如此,央视继续制作主持人大赛,所带来的结果自然是压缩这些观众心中“意难平”选手的出镜机会。

而在针对比赛本身的制作上,节目组特别调整规则:不再区分文艺、新闻等不同赛道,全部选手都将参与到同一赛道的比拼。

这一点从后续选手入职央视的工作安排就能够看出,新闻赛道的王嘉宁转型成为文艺节目主持人,邹韵也在尝试文艺类型直播的主持工作,也就是说,在能力面前,主持方向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对于观众来讲,能够继续通过主持人大赛的舞台欣赏到年轻主持人的优秀表现自然开心,只是央视在短时间内再次进行主持人大赛的制作,真的有利于年轻主持人的事业发展吗?

主持机会有限,在李七月、刘妙然等优秀主持人缺少工作机会的情况下,再次出现其他主持人同时参与到竞争环节,究竟谁能够获得机会呢?

或者说,央视再次举办主持人大赛只是为了节目的收视率,而非为了挑选年轻主持人?

不管是何种目的,不管是否制作主持人大赛,李七月所代表的有实力但是缺少机会的年轻主持人,需要得到央视相关节目组更多的关注。

假设制作主持人大赛是为了挑选更多年轻面孔,无疑是对“李七月们”事业发展上的再次打击。

和其他通过主持人大赛入职央视的优秀选手相比,李七月在观众心目中的存在感正不断降低,对于她来讲,未来能否获得更多机会,能否登上更大的舞台,似乎决定权并不在自己的受众。

在竞争压力已经足够压迫的情况下,李七月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舞台,或许她可以考虑更多选择。

和李七月面临同样局面的年轻主持人同样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门面主持人数量有限,在年龄不占优势的基础上,还需要为了所谓的“门面”去努力吗?

或者换个角度专心于代表节目的主持,让观众将节目和自身绑定在一起,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校对丨王希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