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李斯特
音乐家用音乐的力量触动人心,感动世界。以色列著名的“灵魂”歌手和音乐家—行者·吉拉德Gilad‘Passerby’Segev,他的音乐作品就蕴藏着这样的力量。
行者·吉拉德出生于以色列拉玛特甘市,他的音乐风格包含流行,摇滚,民谣以及新世界音乐元素,2004年他凭借一首单曲 《NOW IT IS GOOD (Achshav Tov)》进入以色列音乐界,出道至今已发过七张专辑,与其乐队多次荣获以色列流行音乐大奖。
行者·吉拉德认为中国古老又有活力,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包容性很强,拥有着非常独特的魅力。“中华和犹太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行者·吉拉德希望能从中国学习如何保留传统,希望通过他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在歌中聆听城市,用音符谱写画卷。今年6月,行者·吉拉德推出了中国音乐采风集“和弦叁肆”(Project 34),共34首歌,代表中国34个省份。行者·吉拉德每月更新一首歌曲,并拍摄音乐MV。和弦叁肆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外国音乐家发起的音乐活动,并将有望做成系列音乐纪录片。中国音乐采风集“和弦叁肆” 正在更新中。今天介绍的4首歌曲,分别代表:吉林、湖北、新疆、香港。
吉林《It Will Grow》
阳光洒向沃野千里的黑土地,巍巍长白山从晨曦中苏醒,这里就是吉林。吉林省拥有着无比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行者·吉拉德为蕴藏瑰宝的吉林创作了《It Will Grow》“它会生长”这首歌曲,歌曲以吉林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二人转的音乐风格为灵感,并在歌曲中加入了传统乐器唢呐,通过欢快的曲调和歌词来表现吉林自然环境的勃勃生机和吉林人民的积极热情,来讲述旷野千里、自然美景里能够追寻到的幸福。
湖北《Oh My Friend》
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精神叫奉献。2020年疫情期间,行者·吉拉德为在武汉的中国医务工作者所深深触动,他献上歌曲《Be there》。借此,行者·吉拉德决定深入寻找代表湖北省和中国特有的友谊价值的根源。在寻找“友谊根源”的过程中,行者·吉拉德了解到伯牙和子期的动人历史故事,“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相传琴艺高超的琴师俞伯牙,虽然经常抚琴,但是无人能懂得弦外之音,反而在野外抚琴之时,被路过的樵夫钟子期听见,并能领会到琴音之中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的意境。伯牙欣喜若狂,视子期为知心好友,并相约一年之后再重临此地。遗憾的是,当一年之后前来赴约的伯牙,来此得到的却是子期已经病故的噩耗,伯牙悲痛欲绝,从此不复抚琴。而这当年伯牙会子期的地方,正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古琴台。行者·吉拉德以古琴曲高山流水为灵感创作了《Oh My Friend》“哦!我的朋友”这首歌曲,展现了伯牙对挚友的思念,时光飞逝,但友谊之声仍然回响至今,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深厚友谊之情。
新疆《All Day Long》
新疆幅员辽阔、景观多样,这里拥有浩瀚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壮美的天山雪山、秀丽的大草原、碧绿的高山湖泊、神奇的雅丹地貌...正如风格迥异的自然景观一般,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民间音乐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营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几个音乐色彩区,即南疆色彩区、东疆色彩区和刀郎色彩区。新疆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让行者·吉拉德对这块土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他发现新疆音乐与他成长过程中听到中东音乐有很多相似之处,根据新疆当地的民歌,行者·吉拉德创作出《All Day Long》“从早到晚”,这首歌不仅将音乐和视觉元素相结合,并且在结合了当地元素的同时,又与世界相连接,新疆的美丽风景画卷随着这首歌的流淌徐徐展开。
香港《Life》
行者·吉拉德环游香港时非常惊讶,寸土寸金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森林覆盖率却高达70%,钢筋水泥的钢铁森林和和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森林相互交织,形成了这座森林城市的独特景象,城市的脉搏因人心而律动,也随自然被感知。行者·吉拉德以香港作为灵感创作的歌曲《Life》“生活”为大家展示出了现代生活与自然平衡的力量,这首歌曲参考了传统的粤剧元素,传统与现代碰撞融合,给了听众跨越时空的奇妙体验。
探索越多,越会发现这片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更多的感动和灵感,“Gilad-Passerby”凭借着自己独特且丰富的音乐表达,已在中国社交媒体拥有百万粉丝。行者·吉拉德正在路上,“和弦叁肆”也正在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