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财经圈和娱乐圈都不平静,上个月某想事件轰轰烈烈还没完全平息,最近这两天又被力宏的离婚事件刷屏了。财经圈和娱乐圈永远不缺少这样那样的事件。不过最近还是被这两个事件所裹挟,打开网站、APP,你想不关注都困难。
当然大概的内容以及情节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估计大家也都看腻了。这里想和大家从财经角度去分析这两件事情,看看其中有多少必然,有多少原本可以避免的。
之所以将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除了各个软件推送的消息充斥了整个手机,还因为本身就有很多共同点。某想和力宏在被爆出这些消息之前其实都是优良资产,都是优质品牌代表。其中某想还被冠以品牌,而力宏一直以来都是原创音乐自居。这些人设有些是自己营造的,有些是形象本身带来的延伸。这些形象很长一段时间深入人心,人设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忽然一夜之间优良资产变成劣质资产,正面形象变成形象,变化之快形象崩塌之迅速出人意料。当初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落魄。积累多年的人设瞬间变成虚伪和狡诈的代表。二者都没有做出正面回应,当然其实不管怎么回应都会被骂,这样想来背后的团队都是明智的。
当然在二者倒塌的背后,又引出新的受益者,这也是大家思维的定性,既然你是差的,那么你的对立面就是好的。所以倪光南院士和娃哈哈的宗馥莉这两天风光了一把,似乎他们有先见之明,他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这在我看来又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其实是非对错在不同环境不同环境之中总是变换的。以前骂他们的人也是现在捧他们的人,见风使舵的人太多了。
现在很多企业和艺人都喜欢给自己立人设,喜欢给自己贴上标签。当然通过标签和人设会迅速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会迅速的提升营销业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设和标签贴上之后就需要去努力经营。这本身就是双刃剑,在得意之时,迎风而上,形成杠杆加速前进。在失意之时同样会出现加速度,将自己吞噬。
力宏和某想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实对于事实我们都不了解,可是我们都已经按着人设的剧本走了下来。当有一天人设破灭,我们不能原谅的不是人设本身,而是不能原谅那个曾经被我们给予了感情的人设的幻灭,那个被欺骗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