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相声的艺人那么多,为什么观众却独独喜欢郭德纲?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报纸杂志 / 地区: 内地 / 明星: 郭德纲 / 发布:2022-08-29

说相声的艺人那么多,为什么观众却独独喜欢郭德纲?

说起相声就不得不提起郭德纲,这好像是相声界的一个。不可逾越的丰碑。

那为什么说相声的艺人那么多,却唯独有郭德纲被大众所喜欢呢?

因为郭德纲他带给我们太多的欢笑,他的相声不像是那么阳春白雪的东西,它更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郭德纲究竟有多深入人心呢?

我就这么说吧。在很多失眠的夜晚,都是听着郭德纲的相声入睡的。我想有这种情况的人不少吧。

但是一开始的郭德纲,他的境遇可没有现在这般。

郭德纲8岁学艺,然后就混迹于各种表演场所。

十五六岁的时候便已经开始独立表演了,在各种堂口混迹自己养活自己。

但是那个时候的郭德纲还没有现在的名气,也过着风餐宿,食不果腹的日子。

直到1995年,22岁的郭德纲第3次来到北京。

也正是这一年,让他看尽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可以说这一年的经历对于他来说是最最艰难的,也是后最宝贵的财富。

三入北京的郭德纲没有任何的门路,当然口袋里的钱也花的快差不多了。

但是这次郭德纲并没有选择放弃,因为这已经是他第3次来到北京闯荡了。

有句话说得好,叫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张皮。

这时候的郭德纲,他怎么可能在灰溜溜的回去呢?

于是他下定决心在北京扎根。

那时候他没有钱,没有专门的演出场所,只能租着150块钱一个月的小平房,甚至就连这样都没有办法付出来房租,被人家房东堵在门口咣咣的砸门。

他只能躲在屋里不出声,等到房东走了之后,再小心的翻出墙头,把口袋里仅剩的三两块钱买成挂面,然后混着清水一煮,就是一颗大葱勉强度日。

也正是如此,但这种拮据的环境当中,郭德纲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艺术。

邦德快板,甚至各种综艺节目,只要是能挣钱的,通通是来者不拒。

郭德纲曾经在采访中说到,他每次想起那段时间的回忆都。难以把持。

也重视这一段时间的锻炼,把郭德纲磨出了铜头,铁骨。百毒不侵。

他的相声功底更是在这样的磨练当中一日千里越发的炉火纯青。

因为不进步就意味着毁灭。

要知道他这时候说相声还是在小茶馆或者是天桥的天说。

这种情况在相声行业当中叫平地抠饼,对面拿贼。

现场的观众可不会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是什么什么情况他就给你面子,在这里一切都是实力说话,如果你的艺术不能让你的顾客感到愉悦的话,那么你一分钱都挣不到。

所以郭德纲在采访中说,这段时间正是他的相声技艺提升最快的时候。

后来百般无奈的郭德纲也终于体会了什么叫一个人的无奈。

老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而郭德纲在北京这片地界无亲无友,只有他自己,于是他迫切的想加入一个团体,也算有个立身之地。

所以他找到了当时的主流相声,演员们想要加入他们。

但是没想到啊,却被这些主流艺术家们无情的拒绝。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一些,个顶着大师名号冠冕堂皇的艺术家们却说不出一段拿得出手的相声,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个非常会说相声的人,想要加入到你们的行列当中。

若是这些艺术家们欣然接受,那时间一长岂不是要了馅儿,砸了自己的饭碗?

郭德纲在回忆自己这段经历的时候,曾经说道。

若使我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相印?

不过还好,最终郭德纲还是挺了过来,他遇到了人生当中的第1个贵人张文顺。

张文顺老爷子现在虽然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仿佛仍旧还在我们眼前。

尤其是那个一上台便守住着桌子,斜着身子耷拉着肩膀的姿态。

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

尤其是他和郭德纲合作的那部论相声50年之现状。

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叫人每天一次都忍不住拍手叫绝,那时的郭德纲真的是血气方刚,面对相声界给他的不公待遇,愤然反击。

最终主流相声和非主流相声产生了决裂,也就分成了咱们现在看到的两派。

至于谁对谁错,我们不好评判,但至少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谁的作品更受老百姓喜欢,更受我们普通人追捧,那不是一眼便可以见得的吗?

我觉得郭德纲的相声之所以能被我们普通人这么喜欢,一提起来便津津乐道。

究其原因还是真实。

没有那些华丽浮躁的语言。没有主流艺术家们那种装腔作势。

他就是那么普普通通的表演,把快乐带给大家,我觉得这才是相声最好的状态,也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

当我们把香肠作为一种教育工具体现的时候,那向上的意义他又在哪儿呢?

这里我要借用郭德纲先生的一句话。

相声这门艺术还是先搞笑吧。如果相声连搞笑都不搞笑的话,那就真的是太搞笑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星郭德纲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