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定档的消息一出,瞬间就冲上热搜第一。
“想看”人数也迅速突破了32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势头极猛。
而在大家汹涌的春节档观影热情之下,一部定档于1月22日在某视频平台独播的网络电影《大蛇3:龙蛇之战》的消息则显得十分的微不足道。
而我认为,春节档也好,中国电影也好,需要《水门桥》也需要《大蛇3:龙蛇之战》。您先别骂,中国电影制作“天花板”级的电影怎么能与一部网络电影相提并论呢?
其实,虽然上映渠道不同,制作规模和呈现的效果也不同。但它们无疑都是组成中国电影的一部分。
诚然,近几年,集合了大导演,好演员,大投入的超级制作,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不断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的同时,也在不断拉升电影制作的水准。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涌现出的头部作品只占一小部分而已,换句话说,还有许许多多的电影不是被淹没在票房失利中,就是连上院线的机会都没有。
举个简单的例子,极优秀的作品就如同极优秀的人才,发挥着他拔高行业标杆的作用,而还有一大批普通的电影在网络中各自生长,如同芸芸众生一样,发挥着铺设行业温床的作用。
即便有些作品被指责“简单粗暴”也都不阻碍它一部部的拍出来。几年时间,网络电影犹如野草般的成长,逐渐发展成了一个电影行业新的生态系统——有人拍,有人看,有钱赚。
所以,我更愿意将这种生命力称之为“野蛮生长”。绝非贬义,恰恰相反。因为这套生态系统的存在,实际上是为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了以下几点好处。
01 电影需要多元化
导演王晶曾说过他对电影的看法,电影对我来说是生意,并不是艺术。
对于王晶的电影,观众们向来褒贬不一,但这句话表明他自己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是个商业片导演,是个商人,拍的电影必须要赚钱。
所以王晶一直疯狂拍片和“榨干”自己的名声。
譬如《追龙》有了好口碑,他不但迅速拍续集赚钱。
还用同一个场景拍个网大《追龙番外篇之十亿探长》。
无畏影评,只因为很多演员和从业者靠着拍王晶的片子才能开工吃饭。
所以当有人指责他毫无电影人的情怀时,他说:“只要你买票看,骂我我也高兴。”说句实话,在香港电影走向低谷时,他疯狂拍片养活了多少香港的电影人呢?
但香港电影的没落是时代的选择,并不是靠几个人的努力就能改变的。但保留下来的这些从业者后来北上,却是中国电影整体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此外,王晶自己投资了很多不赚钱的文艺片,比如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夜与雾》,关锦鹏导演的《越快乐越堕落》,林晓峰的弟弟林海峰,葛民辉和甘国亮导演的《四面夏娃》等等,不少文艺片都是他投资的。
王晶对待文艺片创作者们的要求是:去完成你的梦想,不要考虑赔不赔。我们看看许鞍华在自己的书里是怎么评价王晶的。
只要赚钱,他自己什么片都拍,然后投资文艺片不怕赔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晶是把自己放在了整个电影工业中一份子的这个位置上做取舍。
作为一位导演,王晶难以评价,但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份子,王晶可以算是最顶尖的从业者。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年小小的香港电影市场能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让所有观众找到自己喜欢的影片。
就是多元化,如果没有浩如烟海的香港电影和好莱坞多如牛毛,不上台面的B级电影,也就不会出现昆丁·塔伦蒂诺这样,根本没学过电影专业,在音像店做营业的员出身的鬼才导演。
这就要说到网络电影的生态系统,为整个电影行业带来的第二点好处。
02 给予更多从业者机会
院线电影有院线的标准,有标准就会卡出暂时不符合标准的从业者。而从业者的规模,水平,历练,成长又是中国电影整体发展的基石。
以导演这个职业为例,有了网大作品加持后,网大导演的商业价值也得到了渐渐提升,具体或者说最实际的体现,就是通过网大票房分账提高收入。
譬如,2018年电影《大蛇》在某视频平台上线,狂揽超5000万分账票房,成功登顶当年全网分账票房冠军,相当于一部获得票房过亿的院线影片。
接着如法炮制,电影《大蛇2》打破了当时最快破千万纪录。
而在观众能买账的网大拍摄中,原本只能在院线电影剧组里做做副手,或者说没有机会的从业人员在一部部这类作品下,获取了历练和提升。无疑是为整个电影行业做了大量的人才储备。
包括演员,网大能给年轻演员更多的展示机会自然不必多说。还对有些因各种原因一段时间没有大作品问世,或者年龄大一些的优秀演员非常友好,还是那句话,能开工才能继续留在行业发挥作用。
比如此次的《大蛇3:龙蛇之战》,由于前作的成功,演员阵容也在不断升级。
演员陈紫函当年在刘涛饰白素贞,潘粤明饰许仙的《白蛇传》中饰演小青,虽然出演的是配角,但也无法掩盖她的光芒。
她将小青的敢爱敢恨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艳美一度盖过主角。而这次,陈紫函将在《大蛇3》中饰演女主角,与蛇再续前缘。
因此,在这个生态中,我们见证了众多新晋导演和演员的成长之路,也见证了很多“老演员”的再生之路。
《大蛇3》能请到好演员,源于作品IP的建立和人气的累积。接下来就要说到网络电影生态系统,为整个电影行业带来的第三点好处。
03 内容为王,中国电影不光需要院线,还要有“网飞”
网大电影的故事一度集中在修仙降魔,盗墓探险,等大量同质化内容,从而让观众产生了一定的视觉疲劳。
但《大蛇》这类在当时国内少有的巨兽灾难片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2018年《大蛇》之后,在5000万分账票房的鼓舞下,网络电影市场自发形成了灾难,巨兽题材的开拓。
《大蛇3》讲述了远古地球上的两大王者,暴虐骨龙vs 盘古巨蛇。两者本就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霸主。
暴虐骨龙残暴嗜血,没有生物可以在他的血口下逃生。盘古大蛇体型巨大参天,盘踞一方为王。两者本就缠斗已久,又因暴虐骨龙偷吃蛇蛋,新仇旧怨再被点燃,在荒岛上演了巅峰对决,王者争霸的故事。
好的故事内容永远是王牌,能拍摄到第三部,无疑“大蛇”很好的地孵化出了自己的IP。而网络电影想要突破同质化和“简单粗暴”的重围除了要精耕内容,将故事讲好外,场景特效也都是关键。
《大蛇3》所打造的远古怪界与世隔绝,从未被人踏足的荒岛仍完整保留着远古时期的地貌和生物。
高耸入云的密林,硕大无比的菌菇,有着超长触角可释放毒针的恶魔食人花,善搞偷袭的巨型蛤蟆,残暴嗜血的暴虐骨龙,体型巨大充满灵性的盘古巨蛇。整座荒岛就是一个超乎想象的怪界。
相较于院线电影的投入规模,网大制作成本受制,场景和特效对制作团队来说几乎是最难的考题。《大蛇3》能否再受欢迎,更进一步,必须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但无论如何,扶持这个市场的力量和资源将会越来越多。如今很多视频平台纷纷发力也让网络电影走向了更多元,更广阔的局面。相信只要网络电影提升内容,会有更多的观众愿意为其买单,其在电影界也能收获到更多的认可。
而从整个电影行业的角度去看,网络电影比院线电影具有一定的优势。
院线电影受档期影响大,容易陷入档期扎堆,淡季又没片的尴尬。但网络电影在平台上播放不受时空限制,也是不断打破分账票房纪录的利器。网飞便是很好的例子。
所以我说,作为一名普通影迷,我即会支持《水门桥》,也会支持《大蛇3》。而中国电影需要《水门桥》这类天花板,也需要《大蛇3》这类网络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