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收视率占85%以上,福建浙江广东不到15%,到底谁在看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报纸杂志 / 发布:2023-03-27
8 人气

东北三省收视率占85%以上,福建浙江广东不到15%,到底谁在看

转眼又是岁末,每每到圣诞节的时候,也就是相当于外国人的春节,我就开始掐指算我们中国的农历新年还有多久,就像儿时一般。倒不是说有多喜欢过年,毕竟现在长大了,过年对我们来说,除了热闹,或是可以美美地休息几天外,已经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了。

没到过年,无非就是走亲访友,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现在吃吃喝喝对中国人来说,已经变得稀松平常。想吃的想喝的,平时也能吃喝到。虽然过年各地风俗不同,但总有相似之处,比如放,比如给长者拜年,比如围坐在电视机前看。

新年

原先并不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它是1983年正式开办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晚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把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到狂欢之中,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2014年起被定位为国家项目。

1983年之前也有,只不过是录播的,到除夕那天在播放给全国观众观看。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是在1983年,当时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的当家。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演唱曲目最多的歌手,一连唱了6首歌。

第一届

1984年小品开始登上。马季在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陈佩斯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从该年起,很多类型的节目都成为固定模式延续下来,不少小品和相声成为街头巷尾口口相授的段子。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也让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大陆首次接触到港台明星,《难忘今宵》则成为了每年的固定结束曲。

那个时候,中国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才刚刚开始改善,很多人家开始拥有电视机,但那个时候的文化生活较为匮乏,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于是,央视诞生的,成为中国人盛大的文化事件,加上又是在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里播出,一时间,万人空巷,形成了国人特有的"模式”,慢慢变成了国人的新民俗。

主持人

于是乎,那时候,每年到了除夕夜,很多中国人在吃完年夜饭后,一家人就开始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候的开始。那些经典的歌曲、脍炙人口的相声小品就成为当年的人们传唱的经典或段子了。

就这样,一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春节期间和亲朋好友去唱KTV,一家人出门到外地旅游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那么,现在还有人在看吗?哪个省的人最爱看呢?

某平台曾做了一个小调查,当然也并非什么正儿八经的调查,如果数据不可靠,大家仅当娱乐来看。这个调查的结果就是越往北边的人越喜欢看,而越往南方的省份的收视率就越低,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天气原因,北方太冷了,只能围坐在家里守岁,而南方天气相对热一些,春节期间年轻人都到处跑了呢?

根据平台数据,东北三省的黑龙江、辽宁、吉林的收视率都达到了85%以上,云南、湖南、浙江、福建这些省份的收视率就连15%都不到。广东、广西收视率连6%都没有,海南更是可怜的只有1.3%的收视率。

在各省的收视率

曾经作为中国人文化方面的饕餮大餐,风靡并影响了一两代人。很多在六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除夕之夜的是必看的节目。甚至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新民俗。同时,也成为大陆最为出名的造星节目,一诸如小沈阳范伟这些原本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演员一下子成为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演艺明星。

很多人都说,现在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想以前,除夕之夜,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吃完饭一起看守夜,其乐融融。而如今,吃完年夜饭,年轻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中年人则忙着在沙发上给人拜年或是抢红包,只剩下年纪大一点的人还在看了。

央视

或许是现在人生活太丰富了,也或许是地方台的太多了,人们见多了各式各样的晚会,也就变得习以为常了。总得来说,现在人在除夕夜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太多了,并不像当年,是除夕夜娱乐的唯一方式。

那么,现在的你,除夕夜,还会选择看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资源:收视率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