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喜剧,“狂”得有理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社交平台 / 地区: 内地 / 明星: 马东 / 发布:2023-05-11
28 人气

我为喜剧,“狂”得有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宇

一档连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做下来的“实验性”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破圈速度之快让原本忐忑的制作人马东都感到意外并大受鼓舞。究其背后原因实为满满的“热爱”:一帮喜剧新力量,带队会长,节目制作团队,给了喜剧一封所有观众都能看到、感受得到的最好的情书:真诚、活力、热爱、纯粹、疯狂……当喜剧人们认真专业地输出了新鲜高质量的作品,与我们对喜剧和笑声的巨大需求不谋而合时,“破圈”就成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了。

这两年多竞演类综艺,虽然说这类综艺急需关注度,但喜剧大赛并没有像一些演员、导演竞技综艺那样玩“话题”游戏:请一些有话题性的参赛者,导师们板着面孔一个赛一个地较劲、卖个人观点,专业不专业的倒在其次,反正先“炸”一拨吸引眼球再说。其实,靠明星和各种明炒暗炒的竞演类综艺,老老实实做得专业点不香吗?观众不傻。

咱们先看看喜剧大赛的会长们——徐峥黄渤李诞是浸淫行业已久的从业者,秘书长马东除了有家学渊源,还有着将冷门行业做成热门综艺的敏锐眼光,比如《奇葩说》《乐队的夏天》等,至于于和伟,本身就热剧,他的喜剧段子被很多人竞相模仿。节目中,他们从不板着面孔说教,更不会较劲制造话题,点评起作品和演员的创作表演有理有据,真诚实在很有建设性,尤其是带领各自的战队出征的徐峥、黄渤、于和伟,对演员的创作、表演很少干涉,给予了他们充分的空间。

因为热爱,因为惜才,对演员和作品的不足,会长们总会从专业的角度条分缕析,指出作品的内容价值与创意,更会直言表演和创作上的不足,并建言献计,不偏袒不藏私。比如,被一些参赛选手们称作的“小品女王”的金靖,初赛作品从立意到表演都存在问题,第一轮就被淘汰。徐峥惋惜之余指出了金靖的问题所在,黄渤还建议她与别的编剧合作开阔一下思路。作为老板的马东更直言,比赛的舞台,从来不会因为过去的成绩而留住某个演员。会长们在惋惜、批评之余还给金靖指明了努力方向,不像某些导师、“砖家”似乎除了伤选手就是被用来制造话题的。

高情商的会长们还经常打配合,用自己在生活和创作演出上的尬点活跃气氛,缓解演员们的紧张情绪,同理心爆棚。一向自诩笑点很高的于和伟多次看得眉飞色舞,热泪盈眶。兴起时,从80后到60后年龄不等的他们还会下场和演员们唱歌、跳舞,在舞台上玩红缨。竞技综艺中,选手们展示的是自身水平,听的是导师的真知灼见,观众们看的是轻松专业又启发性,不在节目中和观感上对选手和观众造成压迫和不舒适感,是高水平综艺的基本门槛。

当然,这也与整个节目的宗旨和目的有关。靠做综艺起家的马东明白得很,一档立足于选拔 喜剧创演人才的节目,如果干货不满,噱头连天,恐怕活不过三季。所以,喜剧大赛从会长、演员的选拔到节目的剪辑和具体呈现,都老老实实围绕做内容。不过分煽情,不刻意制造话题,也不见播出前的大力推广(除了节目中马东绞尽脑汁变着花样植入的金主广告多得烦人外),喜剧大赛的热度主要是靠观众的口碑慢慢上来的。

除了不靠话题和煽情吸引眼球等综艺常见操作外,戏剧大赛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那就是节目剪辑没有什么淘汰挥泪告别,渲染排戏多么辛苦,即便有也是以被演员纳入创作素材、团队齐心协力磨作品的形式出现的。一些得分不高或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如《猫不易咖啡馆》《特摄》等,干脆只是选取其部分内容予以呈现,即便主演是赖声川的御用男主角宗俊涛、从事喜剧创作十余年的周铁男的作品也被痛下杀手,没有例外,重点呈现的是会长们对这些低分节目的缺点不足的分析,这样做既能让创作者对作品存在的问题心服口服,又能保证观众多看创意题材新颖、内容质量尚可的喜剧作品,也省了观众吐槽的力气。整期节目看下来绝不拖泥带水,除了爽点和满足的笑声,还留下了不少讨论和思考的空间。

最让人欣喜的是,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热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执着、纯粹,甚至疯狂。不管是临时组成的搭档,还是一起奋斗十年的铁瓷,喜剧不是行活、不是东拼西凑的段子,而是他们心中的缪斯,他们的饭碗,他们的奋斗目标。

33岁的张祐维、闫佩伦把大赛当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博;

吃了一个半月泡面几乎没钱的喜剧小白孙天宇终于坚持到人们发现了他的喜剧小天赋;

综艺常客大锁成了无私贡献创意的“点子王”,脑洞飞快;

新面孔和临时搭档初登喜剧舞台就炸了:自嘲为“腰部演员”和“脚部演员”的张弛,因喜剧相识初次做搭档几乎每个作品都很火爆;

在鬼马李诞试演漫才受挫后,喜剧“新新人”土豆和吕严却成功将其立于舞台……

我们不知道“铁三角”周铁男、扬凡、冠朝和编剧于奥、金靖、刘胜瑛是个志同道合的“喜剧六人组”,他们租住一处,为了心中的热爱坚持了十多年。“铁三角”初赛中得分最高的作品《笑吧,皮奥莱维奇》是他们写给喜剧的一封情书,在他们心里“喜剧是一种信仰”。

整夜排练、演出前临时换剧本……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甘之如饴;为一个点子吵翻天、为洒狗血和上内容孰轻孰重争执到拍桌子……依然亲如兄弟姐妹心无芥蒂;被创意枯竭虐到死、因文思泉涌乐翻天,这种冰火两重天谁没有遭遇过?但没有什么是一个获得好评的作品不能治愈的。

这虽然是个为个人或搭档组合荣誉而战的比赛,但却没有竞技综艺中常见的所谓“心机”和“阴谋”,三个会长带领的“十三代宗师”、“Qiu Qiu Pia Qia”、“三板大斧子”三大战队,从贡献点子到积极争取演一个不面的“马屁股”,哪一队没为保住自己的队员不被淘汰而集体上阵?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战友,而不是互相厮杀的对手,无论谁上场竞演,他们都会为别人的优秀而真心实意地喝彩。一起经历头脑风暴,一起品尝酸甜苦辣,这些新生力量对喜剧的热爱、真诚、执着和纯粹,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

都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喜剧竞演综艺,制作者认真,参与创演的演员真挚投入,且新作品好作品不断,能不是观众喜欢的“黑马”?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星马东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