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次有趣的讨论,大体是在有人聊某个综艺节目的时候,突然有网友“进来插播”,说:整天关注这些综艺有什么前途,这些能让国家进步吗?想要在世界上有足够的话语权,就要发展科学,很遗憾在媒体渠道看不到什么“中国好科学”这样弘扬国家科学力量的节目,这是一种悲哀。
然后底下的观众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坚持要有科学综艺的科学派,另一派是认为科学和综艺可以并存、并不冲突的综合派。
开始的时候,是“科学派”的声音更大一些,很多朋友都在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认为现在很多综艺娱乐节目并没有传递足够多的正能量,相反,现在因为流量明星而产生的“饭圈儿”已经成为了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目前世界的大环境很复杂,国家想要发展、强大,必须要以科学为支撑。
我认为“科学派”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一个国家的强大,确实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但是,是不是不应该这么“矫枉过正”呢?社会的正能量,需要多元化的表达和传递,工作或许有分工不同,但是绝对不该有贵贱之分。比如,我非常不接受有些人把所有的演艺工作者都称为“戏子”,然后用贬低的语气来说出这两个字,如果说工作岗位,梅兰芳真的是个唱戏的“戏子”,但是他的蓄须明志,所反映出的确实精神与气节。
在我看来,如果真的能够有一档以科普为宗旨、以推广科学、展示国内科技水平、高科技产品(比如高铁、5G等等)的系列综艺节目,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这里面却有着一些客观条件让这档节目很难真正实现。
理由一: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时间都花在了科学方面而不会是综艺上面。科学家、科学工作者,从职业的名称上面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工作性质,如果一个科学工作者经常出现在综艺节目上,呵呵,你会发现,喷他不务正业的还是现在那拨喜欢喷综艺节目“没有什么正能量”的人。
理由二:真正的科学是属于少数人。什么是科学?你小学时候的自然课、数学课,中学时候的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这都是科学,你确定你现在没有把当初学的都还给老师?如果连这些基本的课程都没有好好学习,真的不知道那些整天说要“科普”的人是怎么产生这个逻辑的。成绩,可以不要,但是对科学的学习,真的不该忘记。
理由三:说句直白的话,综艺节目里面谈的如果都是量子物理、弦理论、暗物质,有多少人看得懂?这档综艺节目会有收视率吗?到时候是不是又有喷子义愤填膺地站出来呼吁“不要做这种没有真实观众的综艺节目呢”?
理由四:即便有这样的综艺节目,难道我们的最前沿的科学就可以在这里展示出来吗?这些可以成为“国之重器”的科学技术与科学产品,难道不需要保密一些,不要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知道吗?
结论:如果做一档有关科学的综艺节目,我倒是觉得做一档“中国好科幻”是可以考虑的方向,科学是属于少数科研人才的,而科幻却不是,科幻包含了一部分科学的概念,但本质确实可以让大众喜爱、弄懂的文艺作品,或许这才是一个可以真正展开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