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关牧村的理想是治病救人。
她从来没有想过,将来会有一天走上声乐之路。
1953年,关牧村出生在河南新乡。
关牧村的名字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新乡乃牧野之战的古战场,当地人俗称为牧村。
所以,她的名字就叫牧村,哥哥叫牧园,弟弟则叫牧野。
关牧村命运多舛,4岁那年,因运动全家人的生活,也陷入到不稳定之中。
她第一次登台唱歌,是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充满天赋的歌喉,让她的母亲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另一面。
然而当她10岁的时候,母亲就因为胃癌而去世了。
母亲在临终之际叮嘱她,要把歌唱好。
或许正是因为母亲的嘱托,才彻底改变了她对未来的期盼。
13岁那年,父亲又下放到了山西。
紧接着,已是青年的大哥也上山下乡去了。
家里一下子就只剩下她和弟弟相依为命。
每个月,父亲从山西邮寄过来一点从牙缝里抠出来的生活费。
两个人住在只有12平方米的屋子里,除了经常食不果腹。
屋子里仅有的一张床还缺了一条腿,外着棉絮的被褥,就是姐弟俩唯一的御寒之物了。
有一天,当关牧村回到她的小窝后,突然发现家里有了米饭和肉菜。
家里常常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哪来的这些食物?
她询问弟弟怎么回事,最终才得知,是弟弟用卖血的钱换来的。
那一刻,关牧村对弟弟的内疚之情油然而生。
而生活的磨砺,也让她的品性变得更加坚韧。
17岁,她来到天津钢锉厂,当了一名普通的车工。
她拼命工作,生活上才渐渐有所好转。
与此同时,母亲临终的叮嘱,他依旧牢记在心。
因此在工作之余,她除了练歌还是练歌。
渐渐地,厂里人都知道,这个年轻的小姑娘不但漂亮,而且歌唱的还非常好听。
于是,每次厂里组织什么文艺活动,她都是必不可少的演出人员。
因为歌唱的好,她甚至以工人的身份,被借调到天津歌舞剧院演出。
那时,她的档案关系还在厂里。
所以从工人师傅到领导都很关照她。
即便她很少在厂里工作,在涨工资的时候,厂里也照例给她涨了一级。
那几年的历练,成为她终身的财富。
1977年,24岁的关牧村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歌唱演员。
从此,她在心底可以真正告慰母亲了。
28岁,她主演了歌剧《宦娘》。
1983年,她又参演了音乐故事片《海上生明月》。
她不但是剧中的主演,而且还是主唱。
这部音乐片,不但让关牧村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
也让她收获了爱情和婚姻。
当年,她和剧中的男主角王星军结婚。
婚后的第二年,她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系统学习声乐。
在此期间,她还参演了音乐舞蹈《中国革命之歌》。
事业一步步顺畅,1987年,她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专场演出。
第二年,35岁的关牧村也成了母亲。
按理说事业顺利,孩子出生,她应该幸福才是。
可惜,丈夫王星军却成为了她幸福生活中最大的羁绊。
王星军比关牧村小6岁,他的事业心或者野心,明显要比妻子大很多。
然而,现实中他的事业却一直没有妻子顺利。
眼看着妻子一天天比自己更红,他的心里渐渐失落,乃至出现了某种不平衡。
王星军甚至对关牧村说,自己要是有关牧村同样的名气,早就到国外去发展了。
因为自己的事业发展一直不顺,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怨气,都撒在了关牧村身上。
1988年,关牧村又被授予一级演员职称。
妻子的成就越大,反倒成了丈夫心头的最大压力。
而压垮这段婚姻最后的稻草,是王星军动手打了妻子。
那时,王星军想要办一个展览,但是苦于没钱,
最后,他张口向妻子要钱。
但是关牧村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毕竟,她的名声虽然在极速上升,但是并没有直接转化成财富。
眼看从妻子这里也拿不到钱,王星军便对妻子动了手。
之前,关牧村还觉得孩子小。
所以不管丈夫怎么对待自己,她都选择了忍气吞声。
然而,当曾经的爱人对自己动了手,关牧村终于忍无可忍。
于是,两个人最终结束了这段6年的婚姻。
离婚之后,关牧村一个人带着孩子,就这样改写了她的结局。
虽然感情遭遇了波折,一个女人带着幼小的孩子生活也有诸多不便,
但是她的事业依旧在蒸蒸日上。
1990年,关牧村参加了电视艺术片《唐宋风韵》的演出。
第二年,他考入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深造,
主修中国明清曲,与此同时,她还出演了歌剧《屈原》。
在这期间,她又先后拍摄了电视艺术片《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和《美丽的敦煌》。
关牧村收获了众多的荣誉,
从首届金唱片奖,到首届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她的歌唱声望越来越高。
唱法和西洋唱法的融合,让她的艺术风格显得独具特色。
已经和她离婚的王星军可能不明白,在关牧村的心里,她只想着如何把歌唱好。
然而离婚几年之后,孩子渐渐长大,她还是潸然一身。
直到有一天,另外一个叫江泓的男人进入了她的生活中。
那是1994年,因为要商量演出的事情,江泓第一次走进了这位女歌唱家的家里。
彼时,关牧村从外地刚好演出回来,她正在家里忙着给小孩洗衣服。
看到客人来了,她一边赶紧烧水,一边又收拾忙乱的屋子。
江泓左右看看,感觉这里似乎一点家的味道都感觉不出来。
没有温馨的感觉,到处显得杂乱。
这跟荧幕上一个歌唱家的形象反差很大。
关牧村和江泓,因为工作原因,之前就曾相识。
所以看到关牧村的家,江泓不自觉就问道,你这个名人的生活怎么是这样的?
彼时的关牧村什么都没说,收拾好,还留江泓在家里吃了顿饭。
此前单纯的同事关系,经过这次接触,碰撞出了别样的味道。
渐渐地,江泓知道了关牧村生活的不易。
因为自己也有过不顺利的婚姻,或许他的内心升腾起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他想给她幸福。
两个人接触的时间长了,便慢慢了解了彼此的过去。
4年之后的夏天,两个人终于领证结婚了。
此时的关牧村已经登上过3次,事业上又来到了一个新台阶。
相比之下,对于稳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更为明确。
多年之后,关牧村回想起来,那时候她虽然显得很平静,不过内心却像奔涌的江河。
有了自己的家,内心激动的心情是抑制不住的。
她说,当丈夫把一处新房的钥匙交到自己手上时,她心里很感动。
一个人带着孩子打拼这么多年,
突然出现了一个能够依靠的人,她觉得丈夫更像自己的大哥。
那种感觉,让她一时之间难以形容。
搬入新家之后,丈夫还给她制造了一个惊喜。
趁着她去外地演出的时候,丈夫叫来施工队专门布置了一个琴房。
一切都是丈夫设计的,当她从外地演出回来,看到丈夫送给自己的礼物,
那一刻她知道,自己期盼已久的东西终于降临了。
江泓和关牧村结婚,是顶着亲友很大压力的。
那时他的仕途很顺利,为了和她结婚,他果断退到了幕后。
有这样一个男人理解和支持自己,今生还有何所求呢?
家庭的幸福,让关牧村在事业上有了更大的发挥动力。
彼时,她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等歌曲深受大众的喜欢。
此后,她若登,必演唱结束歌曲《难忘今宵》。
虽然是的最后一个节目,但是因为这首歌从第一届开始是一直被保留的,
所以能演唱这首歌的人,都是歌唱大家。
除了登上以及在各地举办演唱会,关牧村还会定期下基层进行慰问演出。
作为歌唱界的前辈,她认为现在的年轻文艺工作者,缺少她们这一代人的磨砺。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只有打牢生活的基础积淀,才能进步,也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文艺工作者能够深入基层和生活,到群众中间去,才能让自己的艺术生命得到更好的滋养。
因此这么多年下来,凭借着“为人民歌唱”的信念,
关牧村走遍了老区、边疆、贫困以及各种受灾地区。
只有不断给人民群众送去温暖和祝福以及欢乐,
才能更好地将艺术和人民的生活关联在一起。
从一个普通家庭走来的孩子,凭借着不灭的信念,
关牧村终于在歌唱事业上圈定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没有早年的磨砺,就不会有对生活更深刻的见解。
没有当年的波折,也不会对音乐的追求做到极致。
蜚声中外的歌唱艺术家,这是对她半生事业的最好肯定。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