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 GIF 0.0M
对于一些人来说,过去每周六晚上看《快乐大本营》是一种习惯。
当《快乐大本营》突然停播了,不知道是否有人会感觉甚是想念。
作为一档跨越了世纪、活跃了二十四年的娱乐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一路走来,会是许多看客心中值得回味的一段经历。
《快乐大本营》是一档紧跟趋势和潮流而诞生的节目,跟随中国大陆电视节目的寻求多元化趋势,紧跟当时湖南电视节目的一股潮流
。
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电视传媒界在掂量着如何实现突破,从央视到各地方电视台,都成立多个分支电视台,出现了不少新颖的节目。
1996年,湖南经济电视台成立,同年,一档名为《幸运3721》的娱乐综艺节目通过湖南经视呈现在湖南观众眼前。
《幸运3721》将明星与游戏相结合,主持人的风格不再是沉闷和煽情,要现场与嘉宾互动,还要客串各种表演。那些年的那股“幸运”,给中国大陆的电视界带来了一股新鲜活力,受到了那些年湖南人的疯狂追捧。顺着《幸运3721》的好势头,整个“幸运系列”节目在随后从《幸运97》活跃到了《幸运2000》。
1997年,湖南电视台与芒果传媒合作成立的湖南卫视。那年夏天,
湖南卫视决定效仿《幸运97》的模式,面向全国推出了一档名为《快乐大本营》的娱乐综艺节目
。
有好马、有好鞍,眼前有千里之地可驰骋,但如果骑马人驾驭不了好马,那也难以快速前行。
娱乐综艺节目只是靠着明星脸不可能长期走红,还要让明星在节目中与主持人有足够的互动展示并制造出欢乐效果。
比起《幸运97》节目组,早期的《快乐大本营》节目组不仅没有做娱乐综艺节目的经验,节目还有许多晚会式的风格,主持人和明星嘉宾缺少交集,这让
早期的《快乐大本营》不温不火
。
为了出圈,早期的《快乐大本营》经历了多次变化。
那时的何炅很年轻,他的主持风格可伸可缩,善于逢场作戏,可以给节目带来活力。
何炅迅速与李湘以及嘉宾在节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也介绍来了李维嘉充当节目的外景主持人。随着何炅、李湘、李维嘉的“主持铁三角”正式形成,《快乐大本营》首次展示出了娱乐综艺节目该有的活力,借着平台优势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幸运2000》只能被下线。
《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刚有所提升时,恰好撞见了台剧和台湾娱乐综艺节目在中国大陆热播,以《超级星期天》为代表的台湾娱乐综艺节目刷新了大陆观众对娱乐综艺节目的认知。
台湾娱乐综艺节目里,主持人可谓是全场搞气氛,与嘉宾互动搞气氛,主持人彼此间互动搞气氛,可以为了制造笑料恶搞、出丑。台湾的娱乐节目快速制造笑料的特点被年轻人所喜欢,这给以“青春、快乐”为定位的湖南卫视带来了冲击,也迫使《快乐大本营》再一次对节目进行升华。
2004年,随着李湘离开《快乐大本营》,节目组以“台湾娱乐综艺节目”为参考,以何炅为主持团队核心,开启了对节目的全新升华。
为了节目的新风格,何炅的表现从适度的活跃升华到夸张式的活跃,具体表现就是,由何炅领头带着明星嘉宾现场互动,在互动环节中,不论展示的细节是否真好笑,何炅都要夸张地笑,利用从众心理,以此带动观众发笑,带出一个充满喜感的效果。夸张地笑,这是何炅在2004年之后主持所有娱乐节目的风格。
为了让何炅的夸张不显孤单,曾经在《快乐大本营》有过客串主持的谢娜成为了《快乐大本营》的正式主持人。
谢娜可以在节目中用看似无厘头以及不顾个人体面的行为举止,迅速制造喜感。谢娜的舞台上放开了,活跃度不输给那些台湾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已经到了“疯癫”的程度。
夸张的何炅配上“疯癫”的谢娜,奠定了《快乐大本营》在2004年以后的风格
。
李维嘉、杜海涛、吴昕这三人在不同方面迎合与衬托着何炅和谢娜,让节目靠着“夸张”与“疯癫”表达出的喜感更醒目。
将“夸张”和“疯癫”相结合在节目中全程展现,这样的格调如同充满活力的美酒,达到了年轻人的喜好上限,总能让一部分人陶醉,在一瞬间因为眼前的快乐而忘记压力和烦恼,这是《快乐大本营》在2004年以后能够多年持续保持高收视率的原因
。
彰显“夸张”和“疯癫”的《快乐大本营》,适度观看可以调剂生活,过度观看甚至沉溺其中会让人丧失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如果《快乐大本营》想要续播并避免给青少年带来影响,那就必须调整节目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