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称霸2021全球票房,让我看到中国式大片引领全球的希望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头条热点 / 发布:2022-03-22
8 人气

《长津湖》票房早已经突破了54亿,称霸2021年世界影坛票房第一,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演绎了一场关于“中国式大片”的奇迹。从此,中国影史第二更名,从《你好,李焕英》变成了《长津湖》,前者也为《长津湖》做出了贺图!

众所周知,中国良好的疫情防控是《长津湖》取得这样票房成绩的背景原因,这也恰恰是中国今年领先世界的原因。与此同时,《长津湖》超高质量的制作、生动形象的表演、全体主创的付出以及呈现出来的高规格制片成色,是它获得所有中国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全中国看长津湖的观众超过1.1亿人次,这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看过《长津湖》,这是一种怎样的奇迹和现象级?

从最早时候人们“苦中国式大片”,到现在“爱中国式大片”,一路走来,中国式大片到底是靠什么崛起的?或许通过《长津湖》,我们可以窥见端倪。

最早的“中国式大片”,应该是2002年上映的电影《英雄》,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中国的“大片时代”,也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英雄》之后,中国大片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但是中国电影人探索中国式大片出路的劲头,却从未被这些弯路影响。

在市场逐步走向扩容并成熟后,我们的观众也有了一定的观影基础和更强的接受能力,尤其在全国5万块银幕和亿万观众的支持下,中国式大片才走上了越来越健康,也越来越有特色的崛起之路。

刚开始被注意到的大片,是博纳的《智取威虎山》,这部电影将电影工作、武侠气质和现代战争片很好融合了起来,将一个红色的主旋律故事,拍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

《智取威虎山》取得成功后,我们的中国式大片真正打开了格局,不仅电影类型极大丰富,电影的关注对象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最受欢迎的“中国式大片”,以博纳为主,大都改编自真实事件,关注的是中国式的英雄人物。

从《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开始,电影中既展现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更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无名英雄,像缉毒警以及特战队队员等。

除却这两个动作战争题材的影片,在灾难类型上,我们有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的《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和《中国医生》,与其同时,这些电影的关注焦点,依旧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中国式无名英雄们。

沉着冷静拯救乘客的机务人员,英勇无畏牺牲自己的消防队员,无私奉献甘愿去最危险地方的白衣天使……

我们会发现,它们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喊喊口号宣扬爱国主义那么简单,它们真正符合了中国的市场环境和内容需求,依赖于更多的商业元素加持,让观众走进影院,充满期待的观看身边真正发生的故事。

除了博纳为主的主旋律电影,我们还见证了“中国式大片”的百花齐放。

《我不是药神》是真正现实主义的商业大片,也是现实主义“中国式大片”的代表作,它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在逐渐赶超国外大片制作的规格和步调。

《流浪地球》是我国科幻题材里具有突破性和历史意义的中国式大片,它不仅开创了“中国科幻元年”,更将科幻这一题材,提升到了国产大制作的高度,同时创造了国产科幻类型电影的票房纪录。

而《刺杀小说家》则打开了奇幻大片之门,在春节档强强争霸的环境下,《刺杀小说家》第一次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奇幻电影的制作成熟度,许多观众看完意犹未尽。

最后,说到战争大片,就不得不提《长津湖》了,关于《长津湖》创造的纪录,我们听了太多,客观来说,目前为止,《长津湖》就是整个中国影史上最成熟也最好看的中国式(战争)大片,没有之一。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式大片在单一领域,比如主旋律上的奇兵突进,而是在各个类型上的百花齐放,不是单单宣扬爱国主义的历史题材,而是汇集了科幻、奇幻、现实、动作、犯罪甚至战争等各个类型。

而《长津湖》之后,续作《长津湖之水门桥》已经官宣。

毫无疑问,《水门桥》会是中国式大片的又一个标杆之作。《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都是中国大片崛起之路上的里程碑。

如今,中国式大片已经达到了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水准,最近这几年,在票房上,好莱坞大片也被中国式大片远远超过,《长津湖》就是最好的例子。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工业大国和票房大国,我预感,在《长津湖之水门桥》后,中国式大片将成为全球的标杆,开始逐渐引领世界大片的风潮。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