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X光片——相爱的人为何在时代洪流中渐行渐远?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娱乐八卦 / 发布:2022-05-27
6 人气

我的家庭X光片——相爱的人为何在时代洪流中渐行渐远?

策划:DOCO编辑部

撰稿:席宁忆

编辑:印 雪

给你的家庭拍一张X光片,是否会捕捉到肉眼看不见的裂痕?

伊朗导演Firouzeh Khosrovani的新作《我的家庭X光片》用照片、旧影像、信件、声音,呈现自己家庭深处的情感、矛盾与冲突。影片在今年的杭州打动了不少观众,也获得了第五届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评委会特别推荐。

故事从Firouzeh的母亲和父亲的照片结婚开始。

父亲和母亲在日内瓦的合影

父亲成长于二战后一个世俗、自由派的伊朗家庭,他不信仰伊斯兰教,在瑞士日内瓦攻读放射学,热爱艺术和音乐。他在回国度假的时候在一次聚会上与母亲一见钟情,一起在德黑兰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假期结束之后,他回到日内瓦继续学习,为了能和心爱的姑娘早日团聚,他让自己的父母安排她和自己的照片结婚,办好了去欧洲的手续。

而母亲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她虽然因为爱情去了日内瓦,但是对欧洲的生活非常不适。后来,他们回到德黑兰定居,女儿Firouzeh出生。再后来,母亲在反对世俗化和西方化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和位置,而热爱西方文化、自由派的父亲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空间。

小小的Firouzeh在两个世界之间被撕扯,痛苦而不安。

童年Firouzeh的照片

很多来自西方媒体的影评都以“宗教是如何让家庭分裂的”为标题,IDF评委推荐词也说影片“呈现了信仰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但这样视角只抓住了影片的一部分而已,宗教信仰在父母之间造成的隔阂当然是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之一,但电影并不拘泥于此,而是充分展示了个人、家庭、社会的复杂性。

父亲和母亲各自的理念和局限,被时代大背景裹挟,造成了X光片中的裂痕,却又被血肉、情感羁绊,没有彻底断裂。

在日内瓦时,父亲和母亲之间很多互动都体现了父亲的大男子主义。他并不粗暴,但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在细微之处日积月累。比如,母亲刚到日内瓦,父亲接到她之后说,“亲爱的,你一定累了吧,我们回家休息吧”。母亲说,“我一点也不累,我们去街上逛逛吧。”父亲则认为:“你怎么会不累呢?我们还是回家吧”。

父亲带母亲去朋友聚会,母亲表达自己对聚会上有酒精和猪肉这件事感觉不舒服,但是父亲轻描淡写地就让这件事过去了,并没有认真回应母亲的担忧。母亲听到别人称呼父亲为“Mounsieur”(法语里的先生),于是模仿了一下,父亲觉得很可爱,让母亲以后都这样叫她。

戴上头巾的母亲

当父亲说服母亲摘下头巾时,跟母亲说,“你应该说,'我愿意做让Monsieur高兴的事情'”,母亲沉默了一阵之后,重复了这句话。之后,父亲带着摘下头巾的母亲去男性摄影师的工作室拍家庭照,她给家人寄的照片附上的信中却写到,“这是一位和我们非常熟悉的女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父母在日内瓦的摩擦,源于父亲的世俗化生活态度对母亲宗教信仰的压制,也源于性别之间的权力不平等——女性提出的想法和要求不被认真对待,而男性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可以为女性做决定。

回到伊朗之后,之前在欧洲感觉迷失的母亲在保守派的革命斗争中逐渐找到了她的位置和声音。她重新戴上头巾,参加革命学习班,与志同道合的女性一起参加游行。全家在欧洲度假时,著名伊朗学者、社会革命家阿里•沙里亚提(Ali Shariati)在伦敦去世,母亲独自一人前往伦敦参加葬礼,而父亲带着Firouzeh回到伊朗。

Firouzeh拼接、填补被母亲撕碎的肖像

而后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母亲担任了一所学校的校长。两伊战争期间,她忙于带领女兵进行军事训练,学习打、投……在家里,她逐一销毁了相册里自己没有带头巾的照片,从此家里不再出现父亲喜爱的纸牌游戏和酒杯,他收藏的绘有裸体的油画被取下,而父亲最后只能在医院放射科的工作和仅剩的爱好——古典音乐中找到一些慰籍。

母亲在革命中逐渐成为独立、有思想、被尊重、能够独当一面的女性,但家庭内部的裂痕也因此越来越深。年幼的Firouzeh因为母亲的宗教热情而担惊受怕,经常做噩梦梦到母亲死在前线,试着用蜡笔画还原被母亲撕碎的照片。而每次父亲和母亲在餐桌上因为革命而争论,Firouzeh就开始唱歌打断他们。

影片名称《我的家庭X光片》除了对家庭关系的隐喻、和父亲职业的联系外,也来源于一张真实的X光片。父亲酷爱滑雪,母亲陪他去阿尔卑斯山滑雪时,摔断了脊柱,诊疗时拍摄的X光片,也象征着二人不同世界碰撞留下的印记。片尾母亲真人出现时,这张X光片也再次出现,把漫长的故事一下子映断裂的脊柱上,给予它深刻的符号意义。

母亲断裂的脊椎

电影充分呈现了父亲和母亲观念上的不同,以及他们各自的局限,但是又表现得克制——可以猜想,假如她的父亲和母亲一起看这一部电影(父亲已经过世),也许只会觉得重温了自己的前半生,并不会觉得影片在直接批判自己做错了什么。

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Show, Not Tell。《我的家庭X光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而是由老照片、信件、旧时影像和导演创造的对话和旁白交织而成,游走在类型的边缘。

导演用小演员还原童年场景,用旁白叙述自己当时的混乱、困惑、害怕,用演员的声音结合老照片重现父母之间的对话,有些来自于她的记忆,有些则是她根据自己对父母的了解撰写的。

小演员还原童年场景

她还设计了一间白色的房间,代表德黑兰的家,通过房间摆设、物件的变化展现了父母关系以及伊朗社会的变化。导演虽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没有用旁观者的视角去讨论事情的对错,或者作为成人去回忆、去评判。影片让观众也随着两个世界之间的父母和孩子一起体会被撕扯的感觉,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样客观的叙事,却不是来自置身事外的陌生人,而是一个成长于其中的当事人。导演说,“他们两个都在我身上,一直到今天。我是伊朗的传统和现代化斗争的结果”。在分裂的文化和家庭背景中成长的她,对父母双方除了有深厚的感情之外,也有深刻的分析、反思,和对复杂的人性、社会运动的理解:父亲温文尔雅,热爱生活,却强迫母亲取下头巾;母亲通过革命成熟独立,却又剥夺了父亲的爱好;他们虽然在信仰、生活习惯上天差地别,最终还是维持了婚姻,没有反目成仇。

导演设计的房间

在女性的声音时常被忽略这件事上,导演本人应该与母亲有所共鸣,才能捕捉父母互动中体现父亲大男子主义的细枝末节,和革命、战争中母亲的坚强。导演又继承了父亲对艺术、摄影、音乐的爱好,去意大利学习艺术、拍电影,她以父亲喜爱的古典音乐贯穿全片,给破碎的酒杯、取下的油画特写,表达了对父亲的同情。

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讲,伊朗伊斯兰革命通常和压迫、限制女性权利联系在一起,但像导演母亲这样支持革命的女性却又通过新政权提升了自己的地位。

《我的家庭X光片》讲述的故事虽然以伊朗伊斯兰革命为背景,但其中的主题却又和世界上无数个家庭相通。就算在没有革命、战争、大选等剧变发生的地方,还是会有多少人在社会的变迁、时代的洪流中发现,自己已经和相爱的人渐行渐远,走向了不同的阵营。

图片来源:

Radiograph of a family官网

豆瓣《我的家庭X光片》影片页

*特别感谢雨对本文的贡献

这个男人用壁纸与胶水,温暖监狱和贫民窟人们的生活

他们用电影,记录下即将消逝的歌声

2020年北京部分地区青年生活状况观察报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