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民谣餐厅还算流行的年代里,《Casablanca》这首英文歌,算是很热门的点播歌曲,当熟悉的旋律一下响起,配着桌上的Mojito,微醺中总是能让气氛变得浪漫、梦幻且迷蒙,当时并不知道原来Casablanca除了是歌名(并不是电影主题曲,后面会解释到),也是一个遥远的地名,它位在北非,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金融中心。
直到最近看了重新上映的电影《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后,才知道原来卡萨布兰卡背后有许多故事,在17、18世纪时,葡萄牙、西班牙入侵占领此地,看到很多房屋都是白色的,就将这里命名为Casablanca,在西班牙语中,casa指的是房子,blanca是白色,所以Casablanca就是“白色房子”的意思。
电影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的欧洲,当时北非的卡萨布兰卡正由法国所控制,巴黎沦陷后,欧洲难民的逃亡路线,大都经由马赛渡过地中海到北非,再到法属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在当地取得通行许可后,继续转往葡萄牙里斯本,最后逃亡到美国,因此在卡萨布兰卡聚集了来自各国的人,在诡谲的气氛下,大家都在寻找逃出的机会。
▲这部1942年所推出的黑白电影,以当时的电影制作环境来说,演出阵容可说是相当国际化。
影片中有许多经典对白和剧情,常会被引用在其它电影中向它致敬,在好莱坞电影史上,《卡萨布兰卡》获得了非常多的肯定,被誉为是影史上最成功的经典电影之一。
电影荣获194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奖,它受欢迎到连哈佛大学在期末考试周时,都会放映这部电影,并且成为学校的传统。
▲影片中四位主演。
前排左是来自美国的男主角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他饰演咖啡店老板瑞克·布莱恩(Rick Blaine)。
前排右是来自瑞典的女主角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她饰演伊丽莎·伦德(llsa Lund),徘徊在二个男人之间,被称作是“到访过卡萨布兰卡最美丽的女子”。
后排右是来自奥地利的保罗·亨雷德(Paul Henreid),他饰演维克多·拉塞罗(Victor Laszlo),是自由法国的MZ斗士,多次从NC集中营中逃出。
后排左是来自英国的克劳德·雷恩斯(Claude Rains),他饰演路易斯·雷诺JZ(Captain Louis Renault),在维希法国控制下的卡萨布兰卡担任警察JZ,和瑞克是好友。
荧幕上看起来还算和谐的画面,但据说他们看彼此并不顺眼,保罗认为鲍嘉的演技很平庸,而褒曼认为保罗脾气不好,加上男主角鲍嘉的老婆很爱吃醋,经常在片场大闹,因此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十分冷淡(可是看他们又好投入),而且这部电影在当时分到的预算极少,只有50万而已,相比褒曼在1943年的另一部作品《战地钟声》,光预算就有300万。
《卡萨布兰卡》从剧本到导演都波折不断,也没有人看好会大卖,因此鲍嘉和褒曼最初都不是很想接演,没想到这部电影,最后却成为他们的人生代表作,在影史上永垂不朽。
《卡萨布兰卡》的剧本,来自一场尚未公开演出的浪漫爱情舞台剧《大家都来瑞克咖啡馆》(Everybody Comes to Rick's), 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华纳公司想拍一部符合时事的谍战电影,于是买下这个剧本,由于预算很少,因此故事背景虽然发生在卡萨布兰卡,但整部电影都是在洛杉矶附近搭景拍摄完成,男女主角根本没去过卡萨布兰卡,甚至“连瑞克咖啡”也是虚构的。
瑞克和伊丽莎在巴黎的恋爱背景,几乎都是用影片合成,所以剧中很多画面看起来都很假,因为都是用纸板搭建起来的临时布景!电影拍摄期间,剧本是写写拍拍改改,女主角伊丽莎也不知道,最后到底会跟旧情人一起留下,或是和丈夫远走高飞,因此褒曼的表情,从头到尾一直都很迷惘。
▲片头借由音乐与动画,带出摩洛哥与法国之间的ZZ关系,摩洛哥被自由法国占领,而法国则是臣服于德国魁儡的维希ZF(Régime de Vichy)。
电影配乐由马克思·史坦纳(Max Steiner)制作,他的代表作除了《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也是他的作品。
▲故事就从这间瑞克咖啡开始。
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氛围中,前美国情报员瑞克·布莱恩(Rick Blaine)在卡萨布兰卡,经营了一间“瑞克咖啡”酒吧。
他是个烟不离手、善于交际、但又带点冷酷的老板,因为强调自己没有任何ZZ立场,所以和当地各阶层的人都处得很好。
有天,一个当地的小混混优加利前来找他,声称杀死了两个德国信差,从他们身上偷到二张通行证,可以随意在NC占领区内自由出入,优加利想找瑞克帮忙,将通行证卖个好价钱,没想到因为信差,引起德军大怒,警察JZ路易斯便将优加利逮捕入狱。
优加利在狱中被人打死,但却没有人知道,他早已将那二张通行证交给瑞克保管,在到处都是难民的卡萨布兰卡,这二张通行证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外表看起来冷漠的瑞克,其实过去和伊丽莎在巴黎,曾有一段美好时光。
当时面临德军逼近,他们决定一起逃难,但在临上火车前,大雨滂沱的夜里,心急的瑞克,却收到一张伊丽莎告知不能同行的纸条。
瑞克:
我无法与你同行,甚或此生无缘再见,
你不需要问为什么?只要相信我是真心爱你的就可以了,
亲爱的,祝福你!
伊丽莎
原来她有不得已的苦衷,原本以为已经被NC杀死的丈夫,竟然在她准备逃离巴黎时,奇迹似的托人带了讯息给她,为了病重归来的丈夫,她选择留下来照顾他,所以对瑞克失约了。
▲缘分注定了二人终究还要再相遇,当伊丽莎来到卡萨布兰卡,她和丈夫维克多随意走进一间酒吧。
没想到竟再次遇上旧识,由多利·威尔森(Dooley Wilson)所饰演的仆人Sam,她拜托他再弹唱一次“那首歌”(Play it again, Sam)。
那是当年伊丽莎和瑞克在巴黎的定情歌曲,被伊丽莎放鸽子后,独自来到卡萨布兰卡的瑞克,不想再忆起巴黎的恋情,他交代Sam从此不准再唱“那首歌”,但拗不过伊丽莎的请求,Sam再次弹唱起《时光流逝》(As Time Goes By),也就是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主题曲,歌声引来了愤怒的瑞克,当他再次看见伊丽莎时,二人都愣住了。
全世界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酒吧,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酒吧。
或许因为电影太过知名,Sam在弹唱时所使用的这台老钢琴,在2014年11月24日,于美国纽约一场拍卖会上,由Bonhams与电影频道TCM联手,以含税340万美元高价拍出。
▲原本惊喜和旧情人相逢的瑞克,却看见昔日女友伊丽莎和她的丈夫维克多坐在一起。
维克多是地下反抗组织的头子,在NC沦陷区,进行反NC运动,他们来到卡萨布兰卡,希望能取得通行证,转往美国继续后方的反抗行动。
▲气质出众的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一出场,黑白片瞬间就充满了明艳的色彩。
她的、笑容、表情、沉思、惊喜、忧伤,各种情绪的转折,特别是和瑞克重逢的这段,眼波流转情意无限,导演用了好几个大特写,让观众一起沉浸在的光彩中。
▲咖啡馆里的“巧遇”,三个人面临了一场情感的挣扎。
被NC追捕的维克多,原本正打算和伊丽莎一起逃往美国,他希望瑞克手里的通行证,能帮助他们离开卡萨布兰卡,但瑞克记恨着伊丽莎曾经不告而别,因此不愿意帮助他们。
一天夜里,伊丽莎潜入瑞克家中,向他解释当年无法赴约的理由,最后获得瑞克谅解,愿意协助维克多夫妇逃亡,而维克多也愿意成全瑞克和伊丽莎的爱情。
▲两人从情断巴黎到梦碎卡萨布兰卡。
▲酒吧里夜夜笙歌,每个人都想在这里寻找机会,其中一段德、法各自的爱国旋律,成了电影中最经典的片段。
有一天,德军突然在酒吧一角,高唱起《守卫莱茵》(Die Wacht am Rhein),另一方的法国人也不甘示弱,在瑞克默许下,自由法国的社运人士,便带领众人高唱《马赛曲》对抗,高喊:“法国万岁,MZ万岁”。
德军气愤不过,立刻下令酒吧停止营业。
▲电影里的“瑞克咖啡”其实是虚构的,这让许多特地跑来摩洛哥的影迷大失所望。
▲前美国外交官凯西·凯瑞格(Kathy Kriger),在卡萨布兰卡开了一间“瑞克咖啡”。
凯瑞格一直都是《卡萨布兰卡》的忠实影迷,这部影片也常常登上影评人推荐的最佳电影榜单,为了一圆心中的梦想,她拿出所有的退休金和毕生积蓄,在摩洛哥老城区,开了一间影迷心目中的“瑞克咖啡”。
为了招募经理,凯瑞格面试了几位摩洛哥的当地人,直到她遇见了伊萨姆·查巴(Issam Chabaa),他在面试中特别提到自己会弹钢琴。
我让他给我弹一下,他坐下来,弹起了《时光流逝》(As Times Goes By),凯瑞格立刻跟他说:“你被录用了!”
直到现在,一个星期当中总有几天,会遇上客人要求查巴弹唱《时光流逝》(As Times Goes By),影迷们不远千里来到此地追梦,“那首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并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鲍嘉(右)演出瑞克这个角色时,已经43岁了,完全是大叔模样,和褒曼整整相差了16岁啊!
▲瑞克拿出通行证,帮助昔日爱人伊丽莎和她的丈夫维克多,一起逃离魔掌。
来到机场,伊丽莎才发现瑞克其实是要将她和维克多一起送走,她很想留下来,但现实状况并不允许,毕竟她是维克多的妻子。
▲得知维克多准备搭飞机逃走,NC派人赶到机场来阻止,临别之际,瑞克对含着眼泪的伊丽莎说:“如果你留下,即使今天不后悔,也许明天,总之很快,你一定会后悔。”
面对这样的决定,伊丽莎难过万分,瑞克安慰她:“我们将永远拥有巴黎!We'll always have Paris.”
▲强忍内心痛楚,瑞克目送情人离去,当警察追到现场,所长路易斯反而下令将警察全部引开。
最后一幕,这对老朋友一起消失在雾气蒙蒙的黑夜中,故事到此结束。
▲在电影技术支持下,卡萨布兰卡曾经出过彩色版,但大部分影迷还是认同经典的黑白版。
▲女主角英格丽·褒曼真的很美,但是亨弗莱·鲍嘉实在太成熟了,站在一起完全没有CP感,对于他们的感情,自然也无法衍生出太多代入感。
除了年纪上的差距,褒曼还比鲍嘉高了约5厘米,因此当镜头中带到二人一起出现时,导演必须特地帮鲍嘉多准备木箱或是座垫,才能让画面看起来协调一些。
▲电影海报。
▲片中的黑人歌手Sam(Dooley Wilson饰)演唱卡萨布兰卡主题曲As Time Goes By。
这首歌由Herman Hupfeld在1931作曲,原本是百老汇音乐剧《Everybody’s Welcome》中的歌曲,后来因为使用在电影《卡萨布兰卡》中而广为人知。
电影中Sam将原先歌曲中的第一段省略,他从“You must remember this....”开始唱,之后流传的版本大多也是这样唱。
1942年电影上映时,Dooley Wilson演唱的版本,因为刚好遇上音乐公会罢工,无法顺利上市,电影公司只好采用1931年,Rudy Vallee所演唱的版本,意外让Rudy Vallee成为当年的畅销冠军。
后来英格丽·褒曼在她67岁生日当天(1982年8月29日),于英国伦敦去世,在她的丧礼上,乐队特别演奏这首《As Time Goes By》,来纪念她在《卡萨布兰卡》中的演出。
《时光流逝》中文歌词
你必须牢记
一个吻永远是个吻
一声叹息却只是一声叹息
世事万物在发生
在时光流逝之际
只要彼此深爱的恋人
依然是说着我爱你
你便可以相信
无须担心将来会是如何
在时光流逝之际
月光与情歌 永不消失
充满热爱的心
嫉妒和怨恨
女人需要男人
而男人必须有他的伴侣
这都是不能否认的
这样的老故事依然不断地重复
为爱情与荣耀的战斗
不去做便死亡的情节
这世界总是永远欢迎那些有情的人们
在时光流逝之际
▲Bertie Higgins演唱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中文歌词
我在看卡萨布兰卡时爱上你
天电影后排灯光明灭
星空下爆米花和可乐
变成香槟和鱼子酱
漫漫长夜里我们共享酷夏与热爱
我想你应该也是在看卡萨布兰卡时爱上了我
我们彷彿牵手在瑞克咖啡馆zhuguang摇曳的吊扇下
放映电影的聚光灯影里
你的双眸藏着摩洛哥的月光
在我那辆老雪佛兰里,电影创造了梦幻神奇
喔!卡萨布兰卡里瑞克与伊丽莎热吻依旧
但没有一如伊丽莎般你的叹息,我的吻就失去了意义
我就像在卡萨布兰卡的瑞克一样,渴望你回到我身边
任时光飞逝,爱你是永恒
我猜想有许多伤心的人都在卡萨布兰卡
你知道我也从未到过那儿,所以我也不明白
我想虽然我们的爱情故事也不会被搬上大银幕
但当我看着你像伊丽莎一样离去,我的伤痛也不比瑞克少
随着时间流逝,我一天比一天更爱你
这是男歌手贝特·希金斯(Bertie Higgins)在1983年,看完电影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后,有感而发所创作的歌曲,因为歌名也取作Casablanca,因此经常被误会是电影《卡萨布兰卡》的主题曲,但其实电影上映和这首歌的诞生,相差了40多年。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贝特·希金斯(Bertie Higgins)这号人物,可以发现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据说他的曾曾祖父是《浮士德》作者,德国诗人哥德。年轻时,贝特曾经当过船员,虽然热爱唱歌,但前科累累官司不断,让他一直不温不火。
1982年,他发行了一张没有很受瞩目的专辑,收录和电影《卡萨布兰卡》同名情歌Casablanca,才让他开始大红起来,2009年甚至还举办过亚洲巡回演唱会,不过他最红的也只有这首歌,红到让很多人误以为Casablanca是电影《卡萨布兰卡》的主题曲,其实并不是这样。
转眼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成为课本上的历史,而电影《卡萨布兰卡》也在80多年后再次上映,真的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了。
在美国,《卡萨布兰卡》得到许多影评人士的肯定,像是入选为美国电影学会百年百大电影,也是百年百大爱情电影的首奖,第二名才是《乱世佳人》,但个人觉得《卡萨布兰卡》其实还好,特别是爱情的部分,真的很难让人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对于这部电影经常被列入“百大」”、“必看”之类的行列,感觉似乎有点过誉了。
若是对黑白片感到好奇,其实还是可以看一下。毕竟英格丽·褒曼真的是绝美的一代演员,光是在怀旧氛围中,看着她那纯真无邪的笑容,配上比原电影主题曲还红的Casablanca旋律催化,也会让人对遥远的卡萨布兰卡,产生几分浪漫的遐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