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肯·洛奇
编剧:保罗·拉弗蒂
主演:克里斯·希钦 / 黛比·哈尼伍德 / 瑞斯·斯通 / 凯蒂·普洛克特 / 查理·里士满 ...
类型:剧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 / 法国 / 比利时
影片简介: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由英国导演肯·洛奇执导,克里斯·希钦、黛比·霍华德、瑞斯·斯通联合主演的电影。
01
/缘起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这部电影的名字,原意是英国快递公司服务单上的一句话,就是说如果收件人不在家,快递员就会把写有这句话的卡片留在信箱里或是贴在门上。
点击播放 GIF 0.0M
影片里的父亲,来自工业革命的故乡——曼彻斯特。他原本是个努力的建筑工人,却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无法继续贷款买房。好不容易找了份看似能挣些外快的工作,结果这个选择却让他和他的家人陷入到更大的危机之中。
点击播放 GIF 0.0M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和就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截止到同年十月,英国有超过15万个职位被裁减,这就迫使很多家庭在失业的同时还面临着高额的负债。导演肯·洛奇正是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创作出了《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02
/坎坷的创作经历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导演肯·洛奇第14次被戛纳主竞赛单元提名的作品。在此之前,他凭借电影《风吹麦浪》和《我是布莱克》两次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殊荣。除此之外,他还几乎包揽了所有国际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
▲《风吹麦浪》、《我是布莱克》电影海报
但这些成绩并没有让他的电影事业一帆风顺,甚至他的大部分影片都不卖座。像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作品《土地与自由》和《我的名字是乔》,虽然都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奖的提名,但二者的票房相加,才刚过一百万美元而已。
▲ 《土地与自由》、《我的名字是乔》电影海报
尽管如此,他依旧坚持拍摄,而且他的大部分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的关注。在肯·洛奇近六十年的导演生涯中,大部分的作品都在反映他们的生活处境。这可能与导演本人的成长背景有着深远的关系。
▲ 肯·洛奇
1936年,肯·洛奇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电工,生活并不富裕。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修习法律,逐渐对社会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后来接触了戏剧,他决定要用影像为工人阶级发声。
▲ 肯·洛奇
从学校毕业以后,他加入了一个话剧团,担任助理导演。两年后,他又进入英国广播公司开始电视电影的创作。在这之后,无论是他的故事片还是纪录片,硬朗不屈的工人阶级一直都是他描写的对象。
▲ 肯·洛奇
像是电影《底层生活》中无家可归的建筑工人,《面包与玫瑰》里非法移民而来的清洁员,又或是《自由世界》中被中介公司恶意开除的职工等等。但这样的电影却不被商业看好,还遭到了影院的限制。
▲ 《底层生活》、《面包与玫瑰》、《自由世界》电影海报
电影《家庭生活》的票房甚至低到连他团队的工资都负担不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洛奇几乎陷入到没有故事片能拍的境地,但即便如此,他都没有想过要放弃这样的表达。
▲ 《家庭生活》电影剧照
有一段时间,他的生活已经非常困苦,甚至到了连房租都无法支付的境地。为了家人,走投无路的肯·洛奇去拍了快销品牌的广告。但是这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过了二十年他还在回忆说,拍摄这个广告让他良心不安,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他还专门拍了部批判这个快销品牌的纪录片。
03
/肯·洛奇电影的影像风格
除了题材角度犀利外,肯·洛奇也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他将纪录片朴实无华的质感,与故事片的矛盾冲突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像表现力。
点击播放 GIF 0.0M
而他所坚持的走出摄影棚,在街头实景拍摄,以及使用非职业演员等创作理念,都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一电影流派的影片多以真人真事为素材,注重对平凡景象细节的刻画。比如经典代表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运用自然光,将罗马街头的阴沉昏暗等等都做了真实的呈现。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电影剧照
又或是影片《偷自行车的人》,故事题材来源于社会新闻,全部使用非职业演员,将纪录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 《偷自行车的人》电影剧照
肯·洛奇也曾坦言,《偷自行车的人》是影响他最大的电影之一。所以《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也被观众戏称为“货车版”《偷自行车的人》。
点击播放 GIF 0.0M
本周《佳片有约》,就让我们走进电影《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看肯·洛奇导演如何描绘这幅生活百态图。
本期节目现场
本期《佳片有约》,电影学者索亚斌,编剧倪骏,影评人陈子嘟将与主持人蒋小涵一起,向我们分享《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的精彩之处。
【欢迎收看CCTV6《佳片有约》】
11月27日周六
22:05 周六推介版
22:15《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11月28日周日
13:55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15:35 周日影评版
本期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