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前猛如虎,结果二百五!
用这句话形容《雄狮少年》的窘境,没有比之更贴切的了。
公映前就开分8.3,票房预测10亿起步,还有喊到25亿的。
铺天盖地的被称为“国漫之光”,谁都以为又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诞生,至少能比肩《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吧。
结果,上映第一天,以超过25%排片占比,却仅取得770万的票房。
想着动画电影,观影群体特殊,随着口碑发酵,存在慢热的可能。
果不其然,电影随后的确“热”了起来……
只不过,此热非彼热,是因主角团“眯眯眼,吊梢角”形象惹争议而热的。
而且是大热特热,以至于烫着了屁股。
电影迄今上映13天,票房勉强过1.5亿,平台预测也已经降至2.69亿。
据说电影投资成本2亿左右,以目前状况看,不要说25亿票房,就连收回成本都是个问题。
一部好好的动漫电影,却落到如此境地,属实令人唏嘘……
客观的说,《雄狮少年》在思想内核,故事情节,特效制作等方面完全没毛病,甚至可以说是十分优秀。
如果带着平和心态去看,绝对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佳作,完全对得起8.3的高分,甚至更高。
可惜,它坐到今年最强火堆上了,而且自己人貌似嫌火不够旺,还添了把柴。
而这火是这样烧起来的……
漫威《尚气》点的火
2021年7月,漫威英雄系列新片《尚气》宣布国外定档。
尽管,电影名称已由立项之初的《尚气与十戒传奇》,改为《尚气与十环传奇》;
梁朝伟饰演的反派满大人,也改为“文武”,形象也浓眉大眼,孔武有力,甚至还是有情有义的角色。
但是,鉴于傅满洲的“恶名”以及原漫画满大人的影响,电影依然在国内引起极大争议,遭到很多人抵制。
除了梁朝伟外,被吐槽的还有片男主及部分女演的选角,被指夹带肉眼可见的偏见,甚至是有意而为之,而被国人所诟病。
最终,这部由多位华人主演,也考虑到中国市场而释放了诚意的漫威英雄电影,还是没能摆脱悬疑,而没能在国内上映。
不过,因为它,“眯眯眼”这一敏感话题的热度再次被带起来。
之前,零星有相关状况出现,但都很快就烟消云散,风平浪静。
但这次,因为大环境的关系,话题热度高,持续时间久。
某种意义上说,漫威的《尚气》点燃了这一敏感话题之火。
火要旺必须有风,而下面这事就扮演了这一角色。
摄影师陈漫扇的风
2021年11月,在上海进行某主题全球巡回展,艺术家陈漫的作品被放到官方宣传文案第一的位置。
该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头发油腻凌乱,臃肿细眼,满脸雀斑,手指粗短,形象严重令人不适。
整个画风阴深诡异,有评论称之为“清朝丧尸风”。
尽管这是十年前的作品,但因为充满狭隘与偏见的风格,陈漫随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随着其更多的旧作被翻出,一水的扭曲风格被曝光,陈漫被骂上了热搜。
品牌方紧急甩锅式声明非代言作品。
被骂到怀疑人生,意识到事态严重的陈漫也公开道歉悔过。
然后,《雄狮少年》踏着热浪而来。
监制导演自己加的柴
2021年12月17日,《雄狮少年》在一片赞誉声中上映。
如上所述,随即电影就遭遇了人物形象刻意曲扭的质疑。
但最初,因为电影过硬的品质,质疑并没大面积发酵,片方还有大把机会进行真诚解释。
但遗憾的是,面对质疑,片方选择了“硬怼”这条路。
先是监制表示,人物形象是在广东采风后,绘画建的模。
甚至被网友传为:让大家拿出镜子照照,关掉滤镜,看看身边人的样貌。
言下之意,我们没贬低谁,身边如同阿猫阿狗的朋友原本如此。
一席话,直接惹毛广东观众,引来更大争议。
接着又表示,电影被法国昂西电影节选为主竞赛单元种子,其中阿猫阿狗和阿娟被电影节主推为东方人物形象典范。
这一表述,经过媒体传播,成为挟洋自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说道,被指迎合西方审美,这种越描越黑的操作自然引来强烈反应。
而更气人的是导演,不仅反问观众“为什么对眯眯眼如此大的反应?”,还主观定性观众是“审美同质化,没有审美自信”。
在片方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原本的质疑变成了更加激烈、更大范围的争论,甚至出现抵制之声。
然而,片方貌似没在怕的,随手就是大一波媒体的好评公关,以及众多明星的点赞推广。
大有“你不看自有人看”的傲娇气势。
最终,形成活久见的现象:观众狂批媒体狠赞的撕裂局面。
当然,更撕裂的是,评分涨到8.4,票房却表现拉胯,日票房甚至不到评分仅5.9的《误杀2》的零头。
不得不说,片方这番操作虽然让人看不懂,的确很硬气。
只是,电影最终是拍给广大观众看的,票房也需要他们贡献,如果对他们缺乏基本的真诚,他们会选择用脚投票,事情也就不那么妙。
电影再好,照样不行。
基本上可以说,《雄狮少年》票房表现不佳,跟片方回应观众方式有很多关系。
他们不仅没及时降温,还貌似嫌火不旺,接二连三的往里添柴。
更糟糕的是,好巧不巧的,这时候有人翻出三只松鼠的旧账。
而这窜红不久的零食品牌,无意间成为《雄狮少年》票房扑街的加油者。
三只松鼠添的油
结果,因模特的眯眯眼及夸张的姿势,被指有丑化东方人之嫌,从而登上热搜,引来热议。
就连其中女模特也被牵连,被网友考究历史,其本人只得委屈巴巴的表示自己长的就这样。
眼见事情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品牌的销售和形象,品牌方及时站了出来。
更没想到的是,此事因《雄狮少年》而起,结果自己又促进了《雄狮少年》事件的继续发酵,实打实的成为《雄狮少年》票房扑街的加油者。
纵观以上事件,不敢说涉事方有意而为之,但绝对缺乏对某些事情的敬畏之心。
最典型的就是《雄狮少年》,作为一部拍给大众的电影,却不能诚恳为观众解疑答惑。
一部好电影,票房就此扑街,可惜了。
当然,或许片方根本就不在乎,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