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看这部抗日影片长血性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微博微信 / 发布:2022-12-25
11 人气

国家公祭日,看这部抗日影片长血性

作者介绍:

柠檬茶,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时常脱线的伪文艺少女一枚。

高贵的“野蛮”,骄傲的赛德克▪巴莱

“如果你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

《赛德克▪巴莱:太阳旗》这部影片是根据1930年发生于台湾的真实事件——“雾社事件”改编而成。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依靠武力占领雾社以后,便开始对雾社地区的原住民实行强力镇压,并强迫他们抛弃崇尚原始“野蛮”的信仰,接受日本极其残暴的“文明”统治。日本人在雾社建立了学校、警察局、邮局等,并且大肆砍伐森林,让原住民从事繁重的劳役工作,却只给他们很少的报酬。长期专制残暴的统治,引起了赛德克族人强烈的不满,当然,最令他们不能忍受的是,日本人试图用“日本式的文明”去同化赛德克族人,这种对其种族信仰的漠视,激起了隐藏在他们心底的那份血性,那份守护信仰,守护骄傲的决心。在种族头目莫那鲁道的带领下,赛德克族人奋起反抗,于10月27日发动雾社起义,杀死了130多名日本人。事件爆发以后,日本立即调动警察与军队,进行反击,双方激战40多天,最终以赛德克几乎遭到了灭族而结束。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震撼。《赛德克▪巴莱:太阳旗》显然不是一部以“娱乐至上、利益为本”为理念制作的商业电影,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史诗电影,影片没有刻意地迎合,也没有过分地渲染,导演采用了一种展示与呈现的方式来拍摄电影。透过他的镜头,尽可能多地展现“雾社事件”的来龙去脉,让观众深入地了解这一事件,深层次地去感受赛德克族人身上的那份血性、野性与刚烈,他们守护信仰的魄力以及文明冲突带给他们的痛苦。

世代守护的部落被日本人统治,部落里的男人们不再去打猎,而是每天靠为日本人砍树、搬运木头为生,女人们也不再纺织,而是被迫给日本人陪酒。那曾经令赛德克族的男人们引以为傲的猎场逐渐消失,他们身上的那份血性与野性也慢慢地遗失,甚至连他们世代引以为傲的信仰也要慢慢被所谓的“文明”同化——赛德克人面临的是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双双面临消亡的困境。那么,他们将何去何从呢?屈服于日本的“文明”统治则意味着要放弃自己“野蛮”的信仰,而反抗则面临灭族的危机。深埋于心底的那份血性让他们最终选择了反抗,他们要用祖灵的方式,去找回他们的骄傲,守住他们的信仰。

出草前,花岗一郎前来制止,这位从小受到日本“文明”教育的赛德克,提醒着他的头目,反抗意味着去送死。莫那头目这样回答了花岗:“如果你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真正的赛德克,可以输去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输去灵魂的赛德克,一定会遭到祖灵遗弃。”二十多年的“文明”统治,没有让赛德克人生活的更好,相反的,他们却在一点点地丢失自己,离真正的赛德克越来越远。看看那些曾经令赛德克的男人们引以为傲的猎场吧,它们现在在哪里呢?那是象征着男人血性的猎场啊,现在去哪里了呢?赛德克人难道真的要被这所谓的“文明”统治吗?难道真的要丢弃他们的灵魂吗?当然不!那片只有英勇的灵魂才能进入的猎场,绝对不能失去。那“野蛮”的信仰,是男人的血性,是专属于赛德克族人的骄傲啊。莫那头目想让花岗明白的是,当你用残暴的文明统治我们,占领我们的“猎场”,漠视我们的信仰,那么,我们就要让你看看我们高贵的骄傲,不惜一切代价,只要骄傲还在,灵魂还在,我们就没有输。

荷戈社的头目拒绝出草,他质问莫那:“明明知道这一战一定会输,为什么还要打?”

莫那回答:“为了快被遗忘的图腾。……你忍心看着他们死去的灵魂被祖灵遗弃吗?还是觉得他们不够格,成为一个双手染血的赛德克巴莱?”

—“拿生命来换图腾印记,那拿什么来换回这些年轻的生命呢?”

—“骄傲”。

是啊,这一场一定会输的战役,一定要打吗?这一场拿年轻的生命换回图腾的战役,真的值得吗?这个问题莫那已经思考了近二十年。多年前,日本入侵雾社的时候,赛德克的反抗失败,伤亡惨重。二十年来,看着自己的家园一点点地被侵占,看着族里年轻人的血性一点点地被磨灭,看着的图腾印记慢慢地被遗忘……莫那渐渐找到了答案,日本所谓的“文明”统治,对于他们的信仰而言,是一次灾难性的侵袭。他们所谓的“文明”,并没有让族人过得幸福,反而让他们懂得了自己的贫穷与落后,却又无能为力。这样的“文明”磨灭了他们心底的血性,磨灭了他们的骄傲。真正的赛德克是一名勇士,是一个敢于祖灵的勇士。因此,这场战役非打不可。真正的赛德克人要守护他们的信仰,保持心底的血性,守住他们的骄傲。

导演对影片的出草情节的处理十分巧妙。出草是一个残暴又血腥的过程,导演并没有隐晦的表达这一点,而是很直接的表现了这一场景。但是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导演在影片的表达上做了一个缓冲,就是给它配了一首气势恢宏的音乐,结合音乐观赏影片,不仅缓和了观众的情绪,而且配乐的歌词又带给了观众思考:“我的孩子啊,你们看,染红的土地沉默不语。你们看,波索康夫尼的树皮一片片剥落。你们摸摸看,你们染血的双手,还能捧住猎场的沙土吗?你们摸摸看,你们悲愤的前额,还能展开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吗?森林中的松子已在风中全部碎裂,你们灵魂里的星星已被点燃,你们的梦广大如一片蓝色海洋,而你们的灵魂里欢乐的泪水却已干涸。我的孩子啊,你们知道吗?为唱出祖灵的歌需要吞下许多屈辱,为实现梦想需要吞下许多遗憾。孩子啊,你们怎么了?我的孩子啊,你们到底怎么了?”伴随着这首配乐,我们很容易就能沉浸于影片,感受他们多年被禁锢的血性和野性的释放,感受他们祖灵的那份赤诚的心。

这场战役,赛德克族几乎遭到了灭族,但是他们输了吗?在我看来,他们没有输,他们守住了他们的骄傲,守住了他们的“野蛮”的信仰。正如莫那说的,“如果你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