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五十六个五十六枝花
朵朵哟哪个开在也迎朝霞
当把幸福来播种哎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亲
......
《五十六个五十六朵花》的旋律,从小就在我们的耳边回荡。
我们祖国之所以如此强大,正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而取得的结果。
也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有这么多,所以才如此璀璨多姿。
其中蒙古族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在战争年代,这个诞生了不少英雄人物。
在和平年代,也出了不少优秀的歌手,比如腾格尔,“凤凰传奇”的玲花、斯琴格日乐等等。
其中,“吉祥三宝”又是极其特殊的一个。
一、
15年前的上,一首叫《吉祥三宝》的歌曲横空出世,这种充满童趣的歌曲,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这首歌还拿到了当年歌舞类节目的二等奖。
从那以后,《吉祥三宝》就红了,那两年好多手机的彩铃都是这首歌。
这首歌的演唱者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夫妻,以及他们的小侄女英格玛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可是后来他们却从观众视线消失了,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三宝”的核心,无疑就是布仁巴雅尔。
他也可以说是“三宝”的灵魂人物,没有他就没有《吉祥三宝》这首歌,这首歌的诞生也十分偶然。
1960年,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布仁巴雅尔,继承了祖先能歌善舞的优良基因。
一些歌曲,往往布仁巴雅尔听过两遍,就能唱出来。
有这样的天赋,到哪里都是焦点人物,特别是上了初中以后,布仁巴雅尔成了校园中的风云人物,吸引了不少少女的目光。
其中就有乌日娜。
当时她就对这个才华的大哥哥有好感了,不过由于少女的羞涩,一直没有表达出口,这一错过,就是好多年。
几年后,布仁巴雅尔被县文工团推荐到了内蒙古大学的艺术学院,在那里学习蒙古长调和马头琴。
这为他后来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布仁巴雅尔也确实有天赋,在艺术学院学习了两年后,他又考入了呼伦贝尔盟艺术院校进行更系统地学习。
恰好乌日娜也进入了这所院校学习,当年羞涩的姑娘,多年的思念,终于化作了一团烈火,她勇敢地向布仁巴雅尔表白。
随后,这一对青年男女,就陷入了甜蜜的热恋当中。
或许有爱情的加持,两人的事业也是齐头并进。
23岁那年,布仁巴雅尔回到了县文工团成为了一名独唱演员以及马头琴表演者。
27岁那年,他通过参加各种歌唱比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小有名气,还受邀去国外演出。
虽然年轻时候的布仁巴雅尔没有大红大紫,但是也可以算是顺风顺水。
乌日娜也不差,从北京大学毕业以后,在老师德德玛的劝说下,就留在了北京,成为了一名老师。
本来她想要回内蒙古的,北京虽好,但是充满牛羊的草原,一直是乌日娜魂牵梦绕的地方。
后来老师德德玛一句话,劝住了她:留在北京的机会非常难得,大草原的人能够来北京很不容易,不如在这里好好呆着。
听到老师的这句话,乌日娜幡然醒悟,自己固然不喜欢在北京,但是却可以给来自大草原的人提供帮助。
这也成了乌日娜一生努力的目标。
二、
后来,乌日娜和布仁巴雅尔结婚以后,两人在北京定居。
女儿诺尔曼出生之后,并没有跟小两口留在北京,而是跟在草原老家的父母身边。
一方面因为两口子事业繁忙,无心照料女儿。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诺尔曼从小就感受到正统的蒙古文化,用孩子爷爷的话来讲,不能后代忘本,连蒙古话都不会说。
诺尔曼三岁的时候,布仁巴雅尔回到了草原,这时候的诺尔曼已经会说蒙古话了,这令他十分开心。
同时他也非常难过。
因为他的女儿,对他这个父亲很陌生。
看着女儿躲闪的目光,布仁巴雅尔夫妇内心十分不好受,经过一番商议,最终还是决定把女儿接到北京,留在自己的身边。
经过最初的生涩,诺尔曼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开朗。
初到大城市的她,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天天拉着布仁巴雅尔的手问东问西。
布仁巴雅尔也非常有耐心,虽然女儿的问题很幼稚,但是他回答的却是乐在其中,父女一问一答就像歌曲一样,充满了旋律。
坐在一边的乌日娜看到这一幕,内心十分幸福。
而布仁巴雅尔也灵感爆棚,亲手为女儿创作了《吉祥三宝》的歌曲:
“ 爸爸。”
“哎”
“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
“对啦。”
“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啦?”
“在天上。”
“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
“他回家啦。”
“太阳月亮星星就是吉祥的一家。”
......
这不仅仅是歌词,而是父亲对女儿满满的爱意,用布仁巴雅尔的话来说:简单粗暴地拒绝,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伤害,应当给予耐心的解答。
这样纯粹的父母之爱,最能打动人心。
歌曲发行后,在草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一度被当成全家聚会的必唱曲目。
2005年,这首歌被《春节联欢晚会》选中,不过那时候诺尔曼已经上初中了,再演唱《吉祥三宝》就失去了味道。
索性歌曲中的小孩部分,就由两人的侄女英格玛演唱。
三、
过后,《吉祥三宝》火遍了全国,但是歌曲的四位主人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几人并没有趁着这一波红利,赶紧赚钱。
英格玛继续回到学校上学,两年后,她从小学毕业,然后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歌舞系。
从这以后,她基本上就很少在电视上唱《吉祥三宝》啦,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业上。
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什么北电、北舞、上戏、中戏都考了个遍。
这个姑娘学习成绩十分优越,竟然全部被录取了,最后选择中中央戏曲学院的音乐剧专业。
什么年纪办什么事,这句话是英格玛的人生格言。
在大学的时候,她专心学业,认真地汲取知识,偶尔也会在电视剧中出演个龙套什么的。
不过因为长大以后的她变化太大,人们没认出来而已。
大学毕业以后,英格玛又跟男朋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成为了幸福的新娘,如今她也是一个母亲了。
对英格玛来讲,出名并不重要,这种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才是她追求的东西。
可能有些人觉得英格玛取代了诺尔曼的人生,事实上并没有,诺尔曼的人生发展得依旧很顺利。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音乐人。
从某种角度来讲,诺尔曼比自己的表妹更牛。
从8岁开始,诺尔曼就尝试着创作歌曲,如今已经有了100多首原创歌曲,还得到了著名词作人方文山的称赞。
《乌兰巴托的爸爸》就是诺尔曼9岁时候的作品。
长大以后,诺尔曼还考入了世界名校伯克利音乐学院,成为了王力宏的同门师妹,如今诺尔曼已经30岁了。
她现在已经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走他未走完的音乐道路。
四、
而“三宝”中的灵魂人物布仁巴雅尔,则在2018年,因心肌梗塞不幸离世,年仅59岁。
布仁巴雅尔的离世对乌日娜来讲,如同失去了灵魂一样。
他们一起做了很多事,一起上学,一起从草原来到了北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
他们有太多的美好回忆了。
布仁巴雅尔的外表粗狂,但是内心极其温柔,他用细腻的内心,给予了乌日娜无与伦比的关怀。
“几十年来,我们每一天都在谈恋爱。”
提起爱人的时候,乌日娜泪眼朦胧,眼里满是对爱人掩饰不住的思念。
如今,乌日娜已经将近60岁了,日前接受了媒体采访,看起来状态十分不错,只有在提起丈夫的时候,还会有些许的失落。
激动到几度落泪,布仁巴雅尔对她来讲,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布仁巴雅尔走了,这个支柱就塌了。
爱郎的打击对乌日娜的打击固然很大,但是她并没有就此消极,夫妻二人一直有共同的理想,就是让草原歌曲一直传唱下去。
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歌曲来了解草原。
经过多年的努力,乌日娜老师已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草原歌手,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其其格玛、修一、王馨、乌兰图雅等人,都是她的得意门生。
五、
三十年来,她一直遵循着德德玛老师的教导,无私地在教学岗位上奉献着,如今已经带出了300多名的优秀学生,他们都成为了各级单位的重要骨干成员。
现在的乌日娜老师已经是中央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学副教授了。
在未来她会带出更优秀的学员,对蒙古人来讲,都市再怎么繁华,都不如蒙古包带着舒畅。
一座蒙古包、一片蓝天、一弯溪流、一群牛羊,这才是蒙古人理想中的人生。
而乌日娜老师,为了传承,离开了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无私地奉献着,这种牺牲自我的精神,十分了不起。
很多人都不理解乌日娜的做法,既然那么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不回去享福呢?
在一个节目中,一群蒙古人给出了答案。
那是一档电视访谈节目,节目组邀请了几位蒙古族歌手:德德玛、乌日娜、乌兰图雅,还有一位十岁的小歌手阿比亚斯。
几人在舞台上,倾情献唱。
人数虽少,却一点不显得单薄,他们代表的是蒙古歌手的传承,一代代......
“传承”二字,听起来轻飘飘但是重若千金,把蒙古文化通过歌曲传承下去,把草原人们的热情和风情传递出去。
正是他们的任务,也正是如此,乌日娜才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在未来也将会有无数乌日娜站出来,为“传承”二字努力着,他们是的脊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