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近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以国产影片为主导的电影市场规模全球领先,电影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培养造就一批世界知名的电影艺术家,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十四五”时期,电影创作生产将更加繁荣。在电影产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质量显著提升。重点影片创作任务如期完成,多类型多题材多样化创作格局不断完善,每年重点推出10部左右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精品力作,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50部左右。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市场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国产影片年度票房占比保持在55%以上。到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结构分布更加合理。
国有电影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主营业务更加突出,骨干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电影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和各具特色的中小微电影企业。
国家电影高新技术研究实验室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电影科研成果更加丰富,电影工业化基础更加牢固,特效制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影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健全。
《规划》指出,要推进落实“十四五”重点电影创作选题规划,提高重点作品创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配置优质资源力量,完善策划、立项、创作、生产、推广、上映等推进保障机制,努力形成规划储备一批、创作打磨一批、宣传推介一批的滚动式、可持续的创作生产格局。进一步完善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领导工作机制。围绕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好重点影片的创作生产,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大力扶持科幻电影、动画电影和特种电影,积极扶持具有创新意义和鲜明特色的农村、少儿、题材电影,支持纪录、科教、戏曲等各类电影发展。
进一步办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影类)、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等重要电影评奖活动。支持电影专业媒体建设,支持各级各类媒体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推介优秀国产电影。
《规划》还提出,在电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美术等各方面加强创新,进一步提升音乐、剪辑、视效、后期制作水平,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对优秀国产影片创作生产加强引导、给予资助。扶持科幻电影创作生产,落实《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提高国产科幻电影创作水平;扶持优秀动画电影创作生产,扶持彰显中华精神和东方美学风格的动画电影,更好满足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观影需求,教育引导青少年提高审美水平、树立文化自信。
健全电影评估体系,坚持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相统一,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标准,推动建立客观公正权威、覆盖电影创作全过程的电影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引导力、影响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