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今年60岁了。从21岁成名到现在,刘德华已经整整火了40年,创造了一个演艺明星经久不衰的偶像传奇。
刘德华为什么能火40年?很多人可能会说:他不仅长得帅,而且很勤奋;他不仅名气大,而且很谦逊;他不仅粉丝多,而且零绯闻;他不仅演技好,而且助新人;他不仅收入高,而且献爱心……
没错!在很多方面,刘德华都很棒!甚至连理发都可以自己搞定!
青年刘德华
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刘德华早年曾因为两个失误而陷入了两次沉没期。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经历了这两次沉没期的洗礼,才有了刘德华连续40年的红火。
那么,刘德华早年到底是因为什么失误而陷入了两次沉没期呢?
且看下文分解:
第一次沉没期,被雪藏400天
1981年,20岁的刘德华开始在TVB跑龙套,由于表现积极勤奋,被导演看中,获得了第一次当主角的机会,主演了个人演艺生涯中的首部电视剧《江湖再见》,在剧中饰演一个名叫阿龙的小混混。
由于该剧播出后表现平平,刘德华重新又开始了跑龙套。
1982年,因周润发不想接片,推荐刘德华主演了电影《投奔怒海》。该片创造了香港文艺片票房纪录,刘德华也因此一举成名。
刘德华在电影《投奔怒海》中主演一名越南翻译
周润发是刘德华的贵人,也是刘德华心中永远的大哥。当年刘德华还在跑龙套的时候,周润发已经因主演《上海滩》而大红大紫。
发哥曾经晃着手上的金表鼓励华仔:你一定听说过我跑龙套的故事。我可以的,你也可以!只要你坚持下去,并对自己抱有莫大的信心!
不久,周润发把本该由自己主演的《投奔怒海》推荐给了刘德华。
刘德华抓住了机会,并彻底结束了跑龙套生涯!
1983年,刘德华在电视剧《神雕侠侣》中饰演杨过。金庸曾评价说:心中最得意的就是刘德华和陈玉莲版的《神雕侠侣》。
1984年,刘德华在电视剧《鹿鼎记》中饰演康熙。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刘德华翻了十几遍金庸原著和清史,演技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正当演艺事业节节高升之时,一个失误却让刘德华陷入了第一次沉没期,这一陷就是400天。
原来,1985年,刘德华因为拒绝加签一份五年合同,从而导致被东家TVB雪藏了400天。
在这400天的时间里,刘德华的作品展现量为0,收入也是0。
400天后,经人调解,双方签了合同。
此后,刘德华的演艺事业才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这次失误让青年刘德华明白了三个道理:
第一、羽翼未丰时就想单飞是很难生存的。
第二、即使你很有才华,也要懂得跟人合作。
第三、谦虚是一种可贵的品德。
此后,刘德华成熟了很多,也更谦虚了。
第二个沉没期,负债4000万
1991年,合同到期,刘德华得到了如愿以偿的解脱。不再给人打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可以说: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终于不用再拍烂片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大展宏图了!这次要自己当制片人,拍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
于是,刘德华与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天幕电影公司,专门拍自己喜欢的有内涵的作品。但由于市场定位偏差,经营管理不善,结果是拍一个,砸一个,最终导致合伙人跑路,公司破产,并欠下4000多万港币的巨额债务。
1992年,刘德华投巨资6000万拍摄《战神传说》,意欲重金打造大片。该片演员阵容强大,导演都是大咖,结果上映后只有1000多万票房,直接导致公司破产。
这次沉没让青年刘德华又明白了两个道理:
第一、即使你演了十年戏,但在拍戏方面你也是新人。
第二、新人想成功太难了,尤其需要鼓励和帮助。
在朋友的帮助下,刘德华挺过了这次沉没期。
后来,刘德华慷慨帮助了很多朋友和电影新人,成为了很多人的良师益友和终生感激的贵人。
可不可以
相比于拍电影的大胆冒险,刘德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反而是小心翼翼很多。
这种匠人精神为刘德华日后成为香港流行乐坛“四大天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985年发行首张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开始正式进入歌坛,到1990年发行专辑《可不可以》引起关注,刘德华的音乐新手之路一直走得很稳。
仅管单曲《可不可以》入选当年十大流行金曲,但这个名字却显得不那么自信,充满了投石问路的意味。
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首金曲:
可不可不要这么样
徘徊在目光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结语
我可以的,你也可以!
只要你坚持下去,并且要谦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