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念白、有交响,有时空奇幻、有说话的猫猫狗狗,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第六部套曲《星河旅馆》俨然一部音乐童话……打住!
提到“音乐童话剧”,彩虹团队的朋友建议不急着这样标定《星河旅馆》,因为有人说它是广播剧,也有人说它是音乐剧等等等,到底是什么,听者自己心里有数,他们将幻想的权力交给大家。
《星河旅馆》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奇幻之旅,合唱团艺术总监兼词曲作者金承志称,这个“星河旅馆”让迷失、痛苦的主人公,寻找到了自己,并获得康复和治愈。
《星河旅馆》执行制作人许诗雨近日接受麻乐音乐专访,道出《星河旅馆》里合唱团经历的挑战和突破——专辑十三首歌,制作历时一整年,两个交响乐团助阵演奏,合唱团终于实现合唱与丰富编曲的融合与平衡,专辑还注入杜比全景声技术,为听众提供沉浸式听感。
接下来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将带着《星河旅馆》和经典作品《白马村游记》前往武汉、广州、长沙等地表演。演出来临前,我们先在“星河旅馆”里畅游一番!
采写:麻乐
麻乐:《星河旅馆》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其中是否有哪些故事元素是来自真实?
许诗雨:金承志希望大家都能在故事中重新发现自己,《星河旅馆》是每个人自己的故事,“父母”、“伴侣” 、“宠物” 、“童年回忆”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元素,这些来自普通人平常生活中的真实。希望聆听它的听众们,都能在其中收获感动,并跟随音乐一起重新发现自己。
麻乐:过去的作品通常都是直接演唱,很少出现旁白,这次为什么要加入念白的段落?
许诗雨:实际上“念白”在音乐中是主人公的“日记”,由念白引入,与主人公一同走进音乐和故事中去,给人以更多的沉浸体验和想象空间。
麻乐:念白人是什么来历?出于什么考虑挑选了他?
许诗雨:念白人正是金承志本人,作为词曲作者,我们认为由他来讲述这个故事是非常合适的。
麻乐:跟合唱团往常的作品相比,《星河旅馆》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许诗雨:金承志与彩虹合唱团进一步尝试了更大胆的配器,弦乐、打击乐、竖琴,都加入套曲的演绎。悠远的星河穿越、吵闹的流星划过、聒噪的旅馆酒吧、静谧的北欧草甸……都被人声、念白、乐器等协奏而出、精准描绘。听众将会从童话般的旋律出发,去往更具想象力的空间。
麻乐:在形成录音作品时,实际的编排制作与原本设想有什么不同?有哪些超常发挥?或是哪些限制?
许诗雨:《星河旅馆》在制作过程中,本身没有一个原始的设定或者参考,因为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很少能够看到有类似的团体和音乐人在做这样类别的专辑——它以合唱为基础,加上了大编制的管弦乐,再加上电子氛围和合成器音色,把这些融合到一起去讲故事。
实际上每一步都是在摸索,做之前对它最终样子的概念是模糊的。最终的结果好于我们的预期,因为我们在《星空旅馆》之前的一些编曲化的合唱尝试里,总会有一些遗憾,感觉声音的融合度、合唱和编曲的平衡很难去取舍。做完《星河旅馆》之后,我们觉得这个专辑解决了之前的问题,算是把这种音乐形式站稳立住了,结果是超出预期的。
麻乐:合唱团员们在作品里有很多角色扮演的演绎,如何调动大家丰富的表演状态?大家从练习到成型可以演出,要多久?
许诗雨:这个主要是指挥需要考虑的问题,无论是演出还是录音,指挥都会现场在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上,给团员引导和专业意见。
麻乐:音乐演奏部分启用了布达佩斯管弦乐团、辉音国际爱乐乐团,为什么将一张专辑的演奏分成了两半?
许诗雨:我们在录音之前就对《星河旅馆》的不同歌曲进行了“编制”的设定,一首单曲是大编制的临场感,还是小型室内乐的临场感,都有定论,因为每一首的故事情绪是很明确的。
我们在第一至四首用了布达佩斯管弦乐团,是一个双管编制的乐队进行同期声录音。第五至十三首用了辉音,他们是弦乐、管乐分开去进行录制的,整个编制会更小一些,对应的声场也会更小一些。
两者就对应了不同的歌曲设定,《星河旅馆》前四首是非常宏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古典化、管弦化的场景,所以很适合用管弦乐团的同期声。从第五首开始会进入到一些个别人物的、小的场景,用分声部的录制会更加贴切,也更加容易在后期凸显这个性格。
布达佩斯管弦乐团是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远程连线来完成监棚的,他们现场会有一个指挥,也有监棚的指导。我们的编曲老师会和对方的监棚指导进行沟通,在一些需要提示情绪和演奏方法的地方做补充。其实更多的内容已经在谱面上和录制的文件里做好了标注,比如速度、强度和一些乐句的处理,在谱子和录音之前就做好了准备。
麻乐:专辑资料写到录音只用了一个月——2021年6月就完成了,前期的准备过程有多久?最耗时的部分是什么?
许诗雨:录音只用了一个月可能是一个描述性的错误,其实录音从2020年9月一直持续到了2021年的7月。在2020年9月之前,大概四五个月,我们做了很多录制测试和录制方法测试。这个测试就是为了解决刚才说的——以往的合唱作品很难去跟非常丰富的编曲做配合的问题。在9月份的时候,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录制。第一波大概持续到12月底,把13首都录完了,然后进入制作过程。制作到后期发现有一些合唱的部分,当时的情绪和处理是有问题的,不算是最终版,所以我们又进棚重新去录制了一些作品。最后在2021年7月重新录了第10首《矮行星》,完成了整个作品。
整个乐团的录制是在合唱的完成之后,分了三轮完成的,4月前把乐团录掉了5首,然后在5、6月的时候,又把最后剩下的这几首做了几轮补充和重录。其实整个制作周期是非常长的,客观来说是持续了一整年。
麻乐:在做《星河旅馆》这张专辑和现场表演的过程里,合唱团的成员们有什么反馈?他们有哪些意见和观点?
许诗雨:彩虹的作品都有非常深的团员参与的影子,在录制和排演的初期,金老师对作品的设定,会随着真正演唱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来慢慢调整。团员也会根据对作品的理解来反馈,比如说这句词是连着唱好还是断着唱,怎样更体现情绪,他们会提供自己的视角。在整个录制和排练过程中,慢慢形成最终作品的情绪表达和张力。
麻乐:在做《星河旅馆》过程里,还有哪些让你难忘的事情?你有什么想补充的地方?
许诗雨:有两件事情可以说一下——
第一个很巧,我们在做《星河旅馆》之前,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混音师。像刚才说的合唱的载体,要去跟一些非真实的乐器、一些编曲的元素去做配合和融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必须是既能接受很新的事物,又非常能够以古典音乐的视角来思考(让合唱的位置始终维持在最重心的状态)这样的一种审美的老师来制作。
很巧地在网络上找到了黄鹏老师,听到他以往的一些作品。他是录音师出身,偶尔才做一些混音工作,但是跟他合作过几场现场的录音之后,我们觉得他的整个审美体现在对这个作品的思考上,完全可以承担制作这张专辑的工作,于是就请黄老师来做了这样一张专辑。这个专辑之前,我们其实完全不认识黄老师,身边也没有朋友可以直接认识到他,非常巧,是一个网友见面的过程。
第二点,我们决定开始做混音这件事的时候,碰到了杜比中国的朋友。他们当时马上要尝试一个新的技术叫做杜比全景声,就问我们《星河旅馆》有没有兴趣做成这种格式,它能让整个音乐的听感非常有沉浸感,包围着你的感觉。
我们觉得杜比全景声是很适合《星河旅馆》的一个技术,因为整个专辑就是在讲故事,用这种沉浸式的声音去讲故事,肯定会让听众更沉入在剧情和情绪里面的。正好黄老师有这方面的制作经验,也认识相关的资源,最后以一个超乎预期的速度,完成了一个杜比全景声的专辑,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