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警察,再没有比这一部更狠的了︱郝建重读经典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报纸杂志 / 发布:2023-02-11
15 人气

黑警察,再没有比这一部更狠的了︱郝建重读经典

开腔 ▻▻▻

新的香港电检条例在今年推出,换言之,今后或许我们再也看不到《无间道》那样的坏警察了。

而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其实好莱坞1990年代的黑色犯罪片《洛城机密》正是《无间道》的启蒙老师,本片对多种多样警察的复杂描摹,更胜于《无间道》,整体的调性,也比《无间道》更黑色。

郝建教授今天带领我们复盘这部新黑色经典。

——稿主编 徐元

地处卑微限制了我们对邪恶的想象力

文/郝建

作者简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合作研究员。

一窝灰黑警察的魅力

《洛城机密》中有一块大广告牌,上面的词语铿锵有力:伟大的城市,伟大的警队,还不加入吗?一个值得骄傲的职业。

开场是几个警察登场,各有魅力,各有浓墨重彩。

凯文·史派西饰演杰克·文森。

杰克·文森是个八面玲珑的老油条警察,捞小钱心不黑。他在警局和新闻媒体都混得风生水起,靠着跟小报纸合作抓获些吸毒罪犯和风化丑闻赢得自己的曝光率和一点小回扣。

不知道他是否有过决心扫黑除恶,给洛杉矶一个朗朗乾坤的理想主义时刻,当艾斯利问他为啥当警察时,他沉默了一会才嘟哝着说:“不记得了。”

一直与黑暗共生共荣,与黑暗相安无事,黑暗最终会吞没我们。觉醒后的他被同袍一毙命,这一让人极度震惊、极度可怕。

那一刻,杰克·文森眼睛里的光芒逐渐散去。

罗素·克劳饰演巴德·怀特。

巴德·怀特心理有伤痕、脾气暴躁。他对相爱的女子倾吐衷肠:自己小时候经受了严重的家庭暴力,还亲眼看着父亲把母亲打死。这个来自原生家庭的童年创伤决定了他当警察的动机:为了保护那些被迫害的人,尤其是女人。

一开场我们就看到他把一个富家的保镖狠狠地按在汽车后盖搜身,只因为他看见车里坐着的一个女子鼻子上包着纱布。结果那车里的女子对他的询问无动于衷,根本不向他求助。

为了惩罚凶犯,怀特时不时就对疑犯大打出手。逼供罪犯时,他居然把六响塞进疑犯嘴里,还连扣两下!解救架的女孩后,他毫不迟疑地一干掉那个正在看电视傻笑的恶棍,然后冷静地把放在恶棍手里朝门上开一栽赃。接着我们看到他温和小心地为受害的女孩盖上毯子……

詹姆斯·克伦威尔饰演达德利·史密斯。

我们看到一个经验老道的敦厚老前辈警察队长,他提拔有为青年,指点警局的政治规范。这种老前辈每每会让一个行业的青年认识现实,给他们许多行业里的宝贵经验。

但是,他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铲除了柯汉匪帮后,他精心安排自己掌管洛城的生意!觉察到罪行败的危险时,他决绝果断地灭口。到此刻,观众才惊愕地知道,他是本片的罪恶大佬,他是那十几具尸体的幕后杀手。

盖·皮尔斯饰演艾德·艾斯利。

艾斯利戴着金丝眼镜,被警局的搭档们称为“学院小子”,他也的确在警局的考试中名列前茅。

我为艾斯利做的人格侧写(Profile):聪明、机智,有探测操纵人心的娴熟能力,审讯中用点小技巧就把一个小孩吓得屁滚尿流。他父亲也是警察,在执行任务时被匪徒打死,匪徒却逍遥法外。他当警察的初衷就是为了不放过任何想要逃脱法律制裁的坏人。射杀疑犯喷在他脸上的血洗去了他心中的温暖和理想?想起我的一些记者朋友,都曾经有满腔扫除社会不公的热心肠……

此人看起来循规蹈矩,史密斯队长问他“如果认定某人是罪犯但证据不足,会不会开打死他以免在法庭上律师为他开脱?”他断然回答:不会。

从史密斯口中听到“罗罗·托马西”的名字时,艾斯利看着父辈老队长,眼中毫无表情。后来,他背后开击毙了史密斯。他这是无可奈何地非法除暴,还是以此继续追寻梦想中的正义?

说破英雄惊煞人,这几个警察身上的正邪之辨令人胆寒!

一团乱麻的精美纹路

这些警官个个是人物,个个身上有料,可是我们在开头看到这些警察一个又一个闪亮登场,却看不见主要的对手。匪徒在哪?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里就是罗陀斯岛,警察里的匪徒就在这里跳跃。这些警官就是故事的主体,主角和对手就在他们之中,正义使者和邪恶凶徒就在他们心中。

导演在开头展现了几个人物,后来我们看到他们都有惊人变化,这些反转写得漂亮:

巴德·怀特见不得女子被,可是后来他却伸手打了深爱他的金·贝辛格

杰克·文森八面玲珑,但青年马特之死让他发现自己不像表面上那么游戏人生唯利是图。之后艾斯利来劝说,他跳起来穿上衣服:“学院小子,我来帮你。”

艾德·艾斯利同学曾经斩钉截铁地誓言:不会为了防止罪犯脱罪而非法惩恶,最终却私刑处决老队长。这里结构上的美感在于,前面的对话的就是在他与史密斯之间,后面的那一也正是他射向史密斯。一种深度的黑,用了一种结构上的美展现出来。

《洛城机密》结尾,艾德·艾斯利举着警徽迎向警察,5年后,刘德华同样举着警徽走出现场喊道:“我是警察。” 本片在许多地方启发了《无间道》。

一个戏如果闪亮,最大的原爆点一定是在剧本。《洛城机密》是个超一流绝佳剧本的典范,它编织精美结构,让我们看到多条似乎散乱的线索。正要为编剧担忧甚至想骂人时,却眼看着他最后不慌不忙几笔就把所有的线索归拢,然后用几个意外的重拍把故事逐步推向。

导演居然设计了多达六十几个角色!其中的主角个个有色彩,而且个个都是暗黑或者灰色的,有两个警察都跟同一个嫌疑人女子。但这些灰黑的人物身上,都看到导演笔触的功力。

本片有两个导演写作的教科书级别镜头。

艾斯利看到一对男女在喝酒,他以为女子是把脸整得像演员拉纳·特纳的。他出语不恭,可是文森低声告诉他,这是真的拉纳·特纳!女演员一杯酒泼在艾斯利脸上。这时导演给的是双人镜头,文森在后景坏笑。后来两人出门上车还在笑,我也在笑。这种突如其来的爆笑把本片的故事点化了一下,让它没那么阴沉。

艾德·艾斯利将女明星错认成为冒牌货,被泼了一脸酒。

另一个是文森死去时那个著名的特写镜头,我们看见凯文·斯派西眼睛中的光芒逐渐退去,凝固成空洞无神的死亡。

但本片可能又不是一个剧作教材的好样板,它太难学,它的许多绝妙好辞只可偶然天成,难以拷贝模仿。比如凯文·斯派西的那句“罗罗·托马西”——

这声“罗罗·托马西”,是剧作上最帅气、机巧的一笔。这种神来之笔可遇而不可求。这一笔原著小说里没有,是电影作者们的原创:艾斯利曾经偶然对文森提起自己给一个逃脱法网的凶徒编造的名字,结果这个名字成了破解大黑手之谜的关键。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是文森天才地传递给艾斯利的密码还是他临死才恍然大悟知道史密斯就是那种逃脱惩罚的罪犯。

点击播放 GIF 0.0M

文森死去时眼神逐渐失去光芒。

这里的剧作之美在于密码恰恰就是通过疑犯本人的嘴传达给警察!导演把一切埋伏得严实,我每次看到史密斯击毙文森那一,都感觉口被人猛击一拳。

影片于是得到了小说原作者詹姆斯·艾罗瑞(James Ellroy)的称赞。他说柯蒂斯的电影版超乎他的想象,这是“一部高雅的电影”。他重读自己的小说时,会看到电影版的演员们说台词的样子。

魅力无穷的新黑色

本片和《尾摇狗》(Wag The Dog)是1997年的黑色双星,它们都是《唐人街》之后的那种新黑色电影(Neo Noir)。除了年代的划分,新黑色电影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视觉上不一定使用传统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

导演对意大利摄影师但丁·斯宾诺蒂(Dante Spinotti)说阳光中应当透出柔软而不该以典型黑色电影的手法拍摄。据说摄影师问他:什么是黑色电影?

本片只有很少的几个场景让我们想起经典黑色电影。警局办公室在开案情会那一场,百叶窗形成的分割光影似乎把所有人分割、撕裂。不过经典黑色电影中似乎见不到这样的光影:大白天、满屋子的人,不像是阴暗笼罩,倒像是光影在舞蹈。

开会场景是《洛城机密》中最接近经典黑色电影的几个镜头之一。

本片最大的黑色视觉处理是镜子。我们多次看见人物在双面镜中,警察局审讯、小报记者。这些隐喻着人物的被窥视和镜子两边不同的人物所观察现实的分裂;反映着那些警察身份的反差。双面镜也暗示着导演呈现给我们的故事与真实之间的反差。

本片的双面镜让我想起后来《暗花》中梁朝伟刘青云那一场战决斗中的镜子,那也是人格分裂,也是警匪对立,他们迷茫的身份定位隐喻着香港人的心理密码和深层心结。

本片的音乐也让我想起经典的黑色电影。酒吧里的阴郁蓝调,警察拷打腐败检察官伴随的强拍子类似音响的音乐,好像小号铜管乐器在嚎叫。艾斯利和怀特两人被诱骗到胜利汽车旅馆时加弱音器的小号不祥而下沉,加一两声冰冷的钢琴,紧接着是他们被一群警匪围攻的爆裂战。

《洛城机密》的拍摄利用了审讯室的双面镜。

戴金丝眼镜的黑警翱翔在天使城上空

新黑色电影中,黑色的最重要特征不在视觉风格,而在故事结构。

柯蒂斯·汉森(Curtis Hanson)在本片中身兼三职:编剧、导演、制片人,他抹黑了洛城警局,涂黑了洛杉矶,他没放过任何人、没放过任何角落。

导演柯蒂斯·汉森在片场导戏。

本片最黑色的人物不是老领导史密斯,而是艾德·艾斯利,其实最令人胆寒的黑色在他身上,此人才是本片第一男主角。他是整个人物结构中的对手,是承载影片思想的最关键人物。

许多人把艾斯利看成一个有缺点、会妥协的道义英雄。罗杰·伊伯特在评论中也两次说到“正直(a straight-arrow type)的艾斯利”,还说“他自以为是的道德观惹毛了警局的其他人(gets on the department ‘s nerves)。”“艾斯利不会违反警局的规范,直到他发现有时确实需要违反。”

以上这些分析、评论我都不同意,罗杰·伊伯特对此人的评论也没注意到结局对人物的定海神针作用。

艾斯利接受警察局长和腐败检察官的颁奖,与他们一起掩盖黑警队长史密斯和那个检察官以及自己手上的命案。

艾斯利是黑色洛杉矶的一缕阳光吗?

起初,的确出现了一个纯洁而不通人情世故的警察,他在追求绝对的正义。但是,我看到他向着黑暗王国两度飞跃而下。

非法执行正义,背后击毙史密斯,这是艾斯利走向黑暗的第一层。第二层飞跃,是他与警察局长、腐败检察官合谋,与那个黑暗的洛城沆瀣一气。

第二次飞向黑暗深渊不是别人拿着胡萝卜诱惑他,而是他主动求荣。隔着双面镜,他窥破了警察局长和枉法检察官要掩盖史密斯队长罪行的心思,他发出了魔鬼的微笑。他点破对面的洛杉矶黑色政府:“一个英雄”。对面那群人吓了一跳,他们奇怪,难道他能听到玻璃这边的算计?接下来,艾斯利也许是为警局出主意,也许是为自己开价“一个英雄对你们是不够的。”

艾斯利无需对话便揣测出了腐败官员的黑暗想法。

于是,我们看到掩盖史密斯罪行的报纸标题:《一个著名警察队长英雄式的死亡》。镁光灯闪烁,艾斯利接受警察局长和腐败检察官颁奖授勋,他哪里惹毛了警局的人,他在洛杉矶的黑警局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下沉结局,在非法开后,艾斯利接着又飞跃进更深的黑洞。他才是本片最黑的那一位!

艾斯利说:“所以我也暂时利用一下他们(So for a while I’m using them.)”

他利用人家什么?爬到高位去改革警局,扫出一片风轻云淡?公布真相,将公道还给被他错杀的那几个黑人小孩?

他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本片不是一个以暴易暴、非法执行正义的故事,而是一个被黑暗吞没,与黑暗同流合污的故事。盖·皮尔斯对自己所扮演的这个人物是这么评价的:“一个有些冷血的野心家。”

曲终奏雅,金·贝辛格对皮尔斯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你就是扛不住(诱惑)。”原小说里还有一句更戳英雄警察心窝子的话:“但上帝作证,我可不羡慕你良心上的鲜血。”

这个改行的性工作者撕碎了艾斯利身上光鲜亮丽的警服和耀眼的新奖章。

编辑/徐元

排版/刻苦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