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电影“冷门题材”,他们下功夫的价值在哪?

位置 : 首页 >> 明星新闻 / 分类: 明星社交平台 / 发布:2023-08-31
13 人气

对于网络电影“冷门题材”,他们下功夫的价值在哪?

年末颁奖季,网络电影新力量白马流星收获颇丰。其破圈爆款《硬汉神》一路高歌,横扫各相关奖项,并在第三届中国网络电影周囊括了年度影片、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在内的全部奖项,实现“”。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同年度的另一口碑之作《血战虎门》,则获得了来自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跨维认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的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品牌榜,将该作品同《觉醒年代》《长津湖》等作品一起,列为“十大文化视听精品”,肯定其艺术水准。作为一次比较守正、也相对冷门的历史主旋律题材创作,《血战虎门》不仅口碑颇佳,且分账票房也突破千万大关,这对于这部电影和其背后的行业思考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蓝二

编辑:王子

版式:王威

网络电影的升维,当下胶着点正在于题材与内容。

短期内,网络电影的票房盘子,或者说核心付费受众的偏好,对于很多题材类型来说仍不友好,但依然有很多创作者和片方,从电影融合发展的长期维度,在碰撞网络电影题材创新和类型延展的现实可能性。

作品有水准有新意,不代表收入上就会稳健成功,因此,在这种具风险性的尝试动作中,最重要的或许就是清醒地锚定价值:一次创新需要是“有效”创新,或是对于行业具有一定留存价值,或是在自身业务、能力体系的发展中有扎实的累加。

《血战虎门》,正是在这种思考逻辑中的一次项目落地。对于背后的出品公司白马流星来说,同一时期他们既有能力做出《硬汉神》这样的商业爆款,也有底气和情怀,去做这样一次将“非主流”作品向市场推进的选择。

在当下的市场中,“千万”似乎已经不是一个会令从业者兴奋的状态,对于很多出品人来说,他们并非不懂得一部“性价比高”的影片是什么样的,一切是关乎选择,有些决策服务于网络电影市场的经济繁荣,有些决策则关于该市场的内容生态繁荣。两条腿平衡走路,对于这个领域的未来才是更好的,而相比一些条件受限需要考虑经济与生存问题的团队,像白马流星这样有足够盘子的团队与公司能够担起这种令行业发展更健康的责任,无疑是值得我们点赞的。

“历史+主旋律”题材,具有正面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于网络电影内容品质和内容生态的提升有正向价值,那么项目创作的任务,就是如何在这种冷门视角中,努力完成一次比较出色的、以口碑为诉求的商业化破题。由此,一方面给行业留下一次做“难题材”和讲“好故事”的经验,另一方面,对于白马流星,以及其布局于整个影视领域的母公司华文映像集团而言,则是在整体的影视工业化体系构建和网络电影参与路径上拿下一块重要拼图。

历史主旋律的巧妙解题,可以带来多重启发

主旋律题材是当下影视领域的热门方向,其中很多选题均是在国家和社会大热点潮流下的“命题作文”,而对于《血战虎门》背后的这支年轻团队来说,不去选择一些非常明确直给的主旋律命题,而是能够有自己的视角和思考,挖掘历史时空背后的共性特征、与当代的连接点,可以说他们在选题上很具有独立性和原创性。

据白马流星总裁,同时也是项目制片人千山森的介绍,《血战虎门》的策划起点,原本是来自他们希望做的“东方英雄”故事系列,其中包含了林则徐这个人物。

说起来,在西方超级英雄式的人物浸润中国大众文化领域十数年之后,国内的影视创作者们都到达了一个心理和文化感知的临界点,都希望能够将属于中国本土的英雄人物做出来,将本土文化进一步推高弘扬,因而我们看到无论是动画、剧集或电影领域,有人在做经典神话人物系列,有人在做民俗传说人物系列,等等维度不一而同。

目前看来,其中很关键的解题思路在于,既要在精神层面上,找到历史人物与当代人的连接点,达到价值和情感上的理解与共通;另一方面,在故事讲述上,正如《血战虎门》导演张哲所思考的,要“站在当时历史的时点,以一个参与者的角度去讲一个有意思的事件,而不是以一个后人的状态去做总结与评述”。

从“林则徐”到《血战虎门》,中间经历的正是这样的思考与转化。将这个当下不太“日常”的人物,与日常社会关注点结合,将历史旋律变成今天的主旋律,才能实现这次“历史+主旋律”题材创新的扎实落地。

这个创作团队做了一个优秀的示范。倾销,本质上是19世纪西方霸主英国与我国的贸易战,其中牵扯到官方、民间的斗争纠葛,而这高度贴合着作品创作期的2019年,现在的“霸主”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和进行的多种击打手段;无论是造成的艰难处境,我国政府的强硬反击,社会的舆论浪潮,情绪的高涨,在历史的首尾都是极其相似。包括对于当代禁毒,我国政府打击力度极严,民众态度亦是普遍零容忍,这其中即有着这段历史教训的深刻印记。通过这样的观察与解读,历史环境与当代社会的连接性被精准捕捉到,时代情绪也连接上,创作视线就由“林则徐”个人故事表达转移到“虎门销烟”这样一场国动事件上来。

进一步而言,当在历史资料中了解到当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民间力量的重要参与后,《血战虎门》的另一关键点确定了:民间群体的力量,这也成为了影片故事讲述与价值表达的核心。于是一个个小人物平民英雄的形象被建立了起来,影片的平民英雄观和集体英雄观也得以由此塑造和传递。

《血战虎门》的立意,事实上在2019年已经形成,而当意外经历了2020年及至疫情仍需严峻防控的现在时,平民英雄、集体力量的价值进一步凸显放大,这部影片的核心就显得愈有当下性。这其实也证明了,人们往往谈创作需要预判市场、需要抵御市场变化的风险性,而网络电影如今的创作需要更加重视其中对社会价值和时代情绪的贴合与引导,才能更具有长期价值。

并且,在这样的项目落地与社会现实的反馈过程中,白马流星希望长期做的“东方英雄”的精髓也在初步成型。

“我们看西方英雄是个人主义,所有人需要一个超级英雄的保护,而我们东方的英雄讲的是家国大义,讲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每个人都可以站起来保护他人,这是很重要的区别,也可以是我们未来的气质方向。”千山森这样表示。

品质口碑建立背后,运转起工业化体系

一直从事传统影视投资的华文映像,可以说是网络电影领域的新力军,当他们专门设立独立的全资子公司白马流星,来进入网络电影领域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对于这一市场后来者而言,此阶段进入网络电影的核心逻辑是尤为重要的,即:白马流星做网络电影应有怎样的差异化,以及,网络电影在华文映像的整体循环中是怎样的一环。

专注做“与社会有连接的,与大众能共情的”,千山森告诉我们。

比如有《血战虎门》这样相对源于厚重题材的,同样也有《硬汉神》这样似乎更偏娱乐向的——但实际上,后者的选题,也取材于他们所观察到的一个真实人物:一个在浮躁的行业里,不玩花招,只靠技术踏实直播、认真讲解战术的游戏主播。无论社会大事件,还是时代中的小主角,表达的都是平凡人能做到的不简单的事,同样是与大众贴近、能让大众感知的质朴价值观。在这其中,类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作为白马流星在网络电影发展上的第一阶段,口碑是他们当下的战略追求,建立起的白马流星制作影片的品牌形象,应是有好品质的、能做出好作品的。

从《血战虎门》的影片完成度上可以看到,他们在尽可能地实现一部有更好品相的、有丰富的创作思考的网络电影。

在关键的呈现思路上,为了让这个历史主旋律题材商业化、年轻化,向主流核心市场靠近,《血战虎门》采取了“历史+动作”的类型元素结合,而导演张哲更准确地阐述,这部影片其实可以被戏称为“虎门行动”或“十三行扫毒行动”,“它是类似《湄公河行动》这样的一类行动片,以一个平民的视角,进入到十三行里,克服重重危机去完成一个行动”。由此用一个非常现代感的类型片手法,去做传统题材的“新瓶装老酒”。

影片创制中的打磨和用心,由丰满的细节创作去体现。比如片中身处清末广州,从房屋街道、生活场景、市井语言、打斗拳法、人物形象等各方面都是比较完整的地区特色构建。比如片中善用镜头语言,其中对光的运用逻辑,就是紧跟世界观与人物走,如在黑压压的氛围中,唯有林则徐出现之处多用比较强的亮光,表达由这个人物将光亮带给所有人、带给这个压抑的环境,有光芒吞噬黑暗、冲破黎明之感。又如剧情设计中多有巧妙互文之处,比如一场戏楼中的正邪两派互搏戏份,戏台下双方一层叠一层由智斗渐至武斗,戏台上上演一出三国中同样斗争节奏的戏码,台上台下一幕幕交织,互相在推进张力,设计巧妙。还比如,在“值得”的部分花时间,剧本8个月打磨,为了呈现“没有什么特效”的效果,后期做了8个月。总体可以说,在许多网络电影仍以“投入”和“特效”为影片升级标准之时,《血战虎门》回归传统电影创作规律以提升影片品质,也实打实地呈现出了与当下有普遍差异化的作品质感。

在这样的过程中,白马流星做网络电影的产业层面用意也在得以落地。借由网络电影这种相对灵活、试错空间相对更大的领域,通过作品的制作,建立起华文映像集团的影视工业化体系,随后再进一步复制到他们的电影和电视剧等其他内容领域。也是出于这一考量,白马流星的网络电影出品不以投资逻辑出发,不求量大、广撒网、资金快速周转,而是每个项目都注重主控,在每个项目的制作实操中一轮轮地累积经验,不断补足和加强流程环节,长期性地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系。

“最终,我们希望与行业一起来实现更大的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千山森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